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 (闞楓) 北京市環保局今天上午發布2012年全年城市空氣質量情況,2012年北京地區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全面下降,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約4%,北京的空氣質量實現了繼1998年以來14年的持續改善。
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全年的空氣質量如何?今天上午北京市環保局給出了答案。北京市環保局通報,2012年北京地區大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全面下降,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約4%。其中,可吸入顆粒物下降4.4%,二氧化氮下降5.5%,特別是與燃氣密切相關的二氧化硫在遠低于國家標準的情況下繼續下降1.5%。此外,2012年北京超額完成煤改清潔能源工程,共減少燃煤70萬噸,淘汰老舊機動車32.8萬輛,減排氮氧化物7200噸。
北京環保局表示,相比于2011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持續增長,全市常住人口不斷增加,能源消費總量繼續加大,機動車保有量接近520萬輛,城市建設開復工面積超過1.5億平米。在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的同時,北京不斷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北京空氣質量改善是污染物總量(存量和新增量)減排的具體體現,這意味著污染物減排速度“跑贏”了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污染物增加的速度,北京的空氣質量實現了繼1998年以來14年的持續改善。
“衡量一個地區空氣質量好與壞的標準,主要是用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與國家制定的標準相比較進行判斷,就目前來看,北京污染物濃度的年均值雖然與國家標準相比較還有差距,但是經過努力空氣中的污染物正在逐漸降低。”北京市環保局大氣環境管理處處長于建華表示,由于發展階段的現實,北京治理大氣污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對于備受社會關注的PM2.5監測,北京環保局稱,北京于2012年1月23日在全國率先發布PM2.5監測數據,2012年北京積極推進PM2.5監測網絡建設,完善提升空氣質量信息發布方式。北京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已從原來的27個擴展為35個,監測項目從原來的3個增至為6個,具備了符合新標準要求、可對6項污染物開展監測,發布時事數據,預報信息,健康影響和防護提升信息的能力。
據了解,今年開始,北京停止使用“藍天”數來評價城市的空氣質量,評價空氣質量使用與市民感受度趨同的區域污染物濃度。此外,從明天(2013年1月1日)開始,北京市將按照國家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開展監測并向公眾發布空氣質量指數AQI。對比老標準“空氣污染指數”API,元旦起啟動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對空氣質量的評價標準更為嚴格。
對于即將實施的“新標準”,于建華稱,新標準的實施對于北京空氣質量的改善工作來說,是壓力也是契機。“新標把標準的限制提高了,又增多了污染物,應該說增加了防止污染的壓力,但是借助這個機會,社會會更加關注北京的空氣質量防治,市民的環保意識進一步提高。”
據悉,明年起,公眾將可以在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以及北京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環保北京”、環保監測中心官方微博“北京環境監測”上實時查詢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等6項污染物的預報信息、監測數據、空氣質量指數AQI評價以及健康提示等。(完)
(原標題:北京市環保局:北京空氣質量14年來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