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魯琳1月6日報道:昨天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標志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的話題也被人們所關注。國內多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南方不該集中供暖,無論是從居民小家出發算經濟賬,還是從國家全局出發算能源戰略賬,集中供暖都不是合理的選項。在滬上一些熱門論壇和微博上許多網友都認為,“南方集中供暖”是個偽命題,根本沒這個必要。
對于南方到底需不需要集中供暖,文匯報在其昨日的相關稿件中算了一筆取暖的經濟賬:假如長三角地區一套100平方米住宅,如果24小時開空調維持20℃室溫,整個冬季的電費支出大約在2500至3000元。在北京,同樣面積的住宅,冬季向熱力企業支付的取暖費用每平方米是25-30元,與此基本一致。而在集中供暖模式下,如果南方集中供暖,采暖的煤礦能耗將驟然上升。從長期來看,全國建筑總能耗不能超過10億噸標準煤,但2012年,全國建筑用能總量已經超過7億噸標準煤。
相關領域專家在接受采訪時也認為,集中供暖是過去以燃煤為主的能源消費方式下不得已的選擇。如今,北京越來越多靠天然氣作為熱源。不僅南方不該搞集中供暖,甚至北方也應該考慮改革供暖方式,從集中轉向分戶安裝取暖設備。不僅如此,滬上許多網友也認為所謂“南方集中供暖”是一個偽命題,從環保角度來說也非常不科學。
網友脊梁in上海在其微博表示,上海一年才冷沒幾個月,冬天太陽一出來還是很溫暖的。“真怕冷的裝地暖,再說現在誰家沒空調,晚上臨睡前開一小時空調足夠了。上海冬天的空氣質量已經差到這個地步了,搞集中供暖樹幾個大煙囪這得差到什么程度?”脊梁in上海說。
網友H姐姐認為,如果要用暖氣,還要采取分戶計量,浪費巨大。而且現在房屋標準、氣候條件、供暖成本都不一樣。“燃煤啥的,還要污染環境呢,這樣的條件問題必須考量的。早些年人家都沒有咋樣,干嘛現在突然要說呢?”
網友柒十年代表示,上海集中供暖,是一個沒有太多意義的話題。供暖是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不是覺得這兩天冷了,就拍腦袋要供暖。
網友光影隨筆說:“年輕的時候,在北方供暖的地方住過幾年,后來回到了上海居住。就自己的實際經驗來看,北方供暖和在南方開空調的體感是差不多的,沒有多大的差別。”
(原標題:南方集中供暖? 申城網友調侃是偽命題且不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