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裝修剛剛結束,春節就搬過來,新年一個重要計劃就是買輛車。 ”1月4日,合肥市經開區一小區業主汪明亮滿懷希冀地說。汪明亮所住的小區,距離主干道有兩公里遠,公交車暫時還沒有開通,下班要換乘兩次公交車不說,還得步行一刻鐘才能到家。前不久的雨雪天氣,更是給汪明亮的出行帶來很多煩惱,所以他一直盤算著買輛車。
節能是小汪購車的首要關注因素。 “車主要作平時上下班代步和市內出行用,所以我首先考慮省油節能的經濟型用車或新能源汽車。 ”小汪說,他的朋友去年一直在使用電動汽車,除了購車享受政府補貼外,日常花費僅是燃油車的1/4左右。
“買電動汽車后最怕路上充電難,為此我也考慮了很長時間。 ”小汪坦言。這不,元旦期間又傳來了好消息:合肥將加大充電設施建設。根據相關部門規劃,幾年后合肥將形成“五公里充電圈”,電動汽車跑個5公里,就能找到充電的地方。 “解決后顧之憂,我才能更放心地買電動汽車。 ”小汪松了口氣。
至于選購哪個品牌的汽車,小汪也有自己的主意:首選本省的自主品牌。 “安徽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全國領先,作為安徽人,我當然要支持本土自主品牌。 ”小汪說,此外,自主品牌汽車質量在不斷提升,性價比較高,也是他作此選擇的原因之一。小汪希望,我省的電動汽車廠家在質量、技術及服務上能提升一步,讓消費者購買和使用起來都能放心,“電動車尚屬新事物,現在購買電動汽車的又大多是年輕人,建議廠家加強網絡服務,這樣解決問題或回答咨詢既方便又節省成本,更有利于電動汽車的推廣。 ”(記者 吳量亮)
鏈接
在合肥,使用電動汽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全國新能源汽車雙試點城市之一,合肥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上一直保持全國領先。截至去年12月初,全市電動汽車擁有量已突破3000輛,建成投運了5座大型充電站和536個充電樁。據悉,除了大型的充電站是為公交車等公共交通服務外,這536個充電樁分布在20多個站點,都可為私家車車主服務。
(原標題:節能環保 “我想買輛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