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氣象局根據最新氣象信息發布“煙花爆竹燃放氣象指數”,認為春節期間北京將有兩次降雪,風力不大,不利于污染物擴散,不宜燃放煙花爆竹。這個新名詞——“煙花爆竹燃放氣象指數”,也成為申城市民的討論熱點。上海是否也該設這么一個指數?環保部門對由于燃放煙花爆竹而引起的突然PM2.5濃度值升高有沒有相應的警示和應對?
燃放指數分三級
“煙花爆竹燃放氣象指數”分為三級:一級為氣象條件適宜燃放煙花爆竹,注意燃放安全;二級為氣象條件不太適宜燃放煙花爆竹,盡量減少燃放,并注意燃放安全;三級為氣象條件不適宜燃放煙花爆竹,盡量不要燃放。該指數提供的是未來24小時的燃放指數,每天預報兩次,分別是早上7至8時,以及傍晚5至6時。在遇到氣象條件特別不利于煙花燃放的條件下,將考慮通過群發短信等方式做特別提醒。
一到時間濃度飆
去年除夕夜,北京PM2.5飆升的速度讓人咋舌。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除夕晚上6時前,北京空氣中主要污染物濃度較低,晚上7時后濃度開始快速上升,隨著燃放高峰的到來,濃度達到最高值。初一凌晨2時,過半監測子站PM10的小時濃度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車公莊站PM2.5的小時濃度峰值一度達到1593微克/立方米,是前一晚6時濃度數值(20微克/立方米)的近80倍!這些數值遠遠超過了此輪霧霾天里PM2.5達到900多微克/立方米的最高值,只是那時還沒出現“爆表”這一說。
相比之下,申城的空氣質量要好很多,但除夕夜和年初五的早上空氣質量很差。記者翻閱了監測記錄,2011年大年初五凌晨0時至1時,PM10的小時濃度高達729微克/立方米,PM2.5則達529微克/立方米;2012年此時,因為東南風較給力,情況好一些,但PM10濃度也有395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達362微克/立方米。而2012年年初一零時至1時這一小時中,PM10濃度為318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達245微克/立方米。燃放煙花爆竹密集時段的顆粒物濃度,總比燃放前高四五倍,甚至10倍。
建議市民查動態
由于最近空氣質量接連遭遇重度污染,申城市民紛紛倡議,對春節燃放鞭炮立規,過個綠色環保年。對此,上海市環保局積極回應并呼吁,新春佳節期間盡量少放甚至不放煙花爆竹。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伏晴艷預測,今年春節期間,本市氣象條件屬于中等。按照往年慣例,除夕晚上7時至正月初一零時、正月初一早上7時至上午9時和正月初五凌晨5時至上午9時這3個時間段往往是空氣質量下降最明顯的。屆時,監測中心會通過微博發布最新動態,市民可隨時上網關注PM2.5濃度值的動態,借鑒這個數值,決定是否燃放煙花爆竹。本報記者郭劍烽
(原標題:看好指數放炮仗 過個綠色環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