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東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光榮做客廣東“民生熱線”。尹浩慶 攝
“不是每一條河都要把它治得可以游泳。”昨日,廣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陳光榮做客廣東“民聲熱線”,談起“網民請我們游泳”,坦言全省2.6萬公里河段劃分了1343個水環境功能區,水質目標不同,Ⅳ類水和Ⅴ類水分別為工業用水和農灌用水,Ⅲ類以上才可以游泳。感慨“革命尚未成功,我們還要努力”之余,他笑說,“應該下河游泳的是市長。”
治河光靠環保部門遠遠不夠
今年兩會期間,邀請官員下河游泳的話題熱度不減,對象也從環保局長逐漸升格為市長。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插話說,“現在網民檢驗湖泊水質的標準,是市長敢不敢跳下去游泳。”
陳光榮提起這句話,重復表示,“應該下河游泳的是市長。”他說,根據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為環境質量負責,環保部門的作用包括統一目標、統一規劃、統一監督管理、統一考核評估、統一監測和發布,“河治不治得好,光靠環保部門遠遠不夠,沒有地方政府重視一定治不好。”
今年推行“河長”責任制
根據《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河長”責任制今年起將在廣東省內重污染流域推開,珠江廣州河段、佛山水道、深圳河、淡水河、石馬河等都包含在內。“河長”由各地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負責本地區內水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未來,考核不合格的“河長”將被約談;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通報批評;連續三年考核不合格,還將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兩年內不得提拔。廣東將制定“河長”相關考核獎懲辦法,并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
焦點問答
千米深井排污很難監測
今年2月,網友傳言山東濰坊企業打1000米深井排放污水,引發全國對地下水污染的關注。陳光榮表示,該做法技術難度和經濟成本都很大,一般企業承受不了,“我們也很難監測到。”
省環保廳已將全省地下水基礎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作為2013年重點工作。廣東將花三年時間完成地下水環境質量評估,構建地下水基礎環境信息平臺和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地下水調查比較復雜,要打不同深度的井”,陳光榮介紹,今年將選擇部分地區進行調研,目前已有初步方案,正與有關地方政府協調,明年起將進行地下打井,對地下飲用水源(主要是湛江)和七大類污染源進行水質監測評估。
金沙洲死豬入塘不影響飲用水質
針對金沙洲廣佛交界區拋死豬入水塘一事,陳光榮明確答復稱,該水域并非飲用水源,而是一般河流,不會影響廣東的飲用水質量,“養殖業對水肯定有污染,污染有多大也還需調查后才知道。”
事件一度出現屬地爭議。對此,陳光榮稱,責任明確,“主要是廣州的事”。南都
(原標題:廣東環保廳副廳長:不是每條河都得治得可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