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山片區的霧霾天氣。(網友提供)
本報訊 從2009年開始,住在興義桔山等片區的居民半夜會被刺鼻的氣味嗆醒,早上出門,常被一層“霧”模糊雙眼。“罪魁禍首”,就是位于興義馬嶺鎮的貴州宜化、貴州興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日前兩公司表示會盡快搬遷。
空氣質量居民頭痛
今年2月1日上午8點多,家住桔山片區文華路的羅先生起床后,在家中的陽臺上看到,興義城區不少地方掩蓋在霧霾中。他被刺鼻的味道嗆得咳嗽起來,因為空氣中有一股濃濃的工業煤焦煙嗆味。
“我們大人還不覺得,我家娃兒才遭罪。”羅先生說,自己家中有個1歲多的小孩,有時會在半夜醒來,并不停的咳嗽。剛開始,羅先生及妻子還以為孩子生病,后來多次到醫院檢查,并沒發現感冒等癥狀。羅先生后來發現,孩子被咳醒時,空氣中都有一股刺鼻的工業味道。“發現后,我們家都盡量不開窗戶。”
家住豐源市場附近的許小姐住在頂樓,家里明明上午才打掃干凈,但晚上就會出現一層薄薄的灰塵,她百思不得其解。經過多方打聽,她才了解到,灰塵可能源自貴州宜化、貴州興化兩家公司。
多次整改無法解決
2010年5月,興義市人民政府對貴州宜化公司和貴州興化公司下達了限期治理;
2010年9月,貴州省環境保護廳、省監察廳分別對貴州宜化公司和貴州興化公司下達了掛牌督辦的整改要求;
2011年7月,興義市環保局根據市人民政府下達的限期治理內容,組成工作組。經過檢查,2個公司排放的工業廢氣仍然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所以至今未通過驗收。
是不治理還是治理不力?為何多次整改依舊不能達標?
記者了解到,2009年興義市環保局下達整改后,貴州興化和貴州宜化公司在廢水治理方面,兩個公司共投入2600萬元對生產廢水處理系統進行了優化,又投資4094萬元對生產廢氣收集處理設施進行了技改,并且在廢水總排口和鍋爐廢氣出口均安裝了在線監測系統。生產廢水整改實現了達標外排,但在廢氣排放卻仍然影響周邊環境。
污染嚴重原因很多
興義市環境保護局分析認為,兩個公司外排廢氣造成周邊大氣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由于貴州宜化公司和貴州興化公司的生產能力相比過去(原興義化工總廠)擴大了7倍左右。2004年原興義化工總廠尿素產量11.8萬噸,2009年兩個公司尿素產量75萬噸、甲醇10萬噸。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了周邊區域環境容量。
其次,由于廠區距離城市較近,加上興義的氣候條件,城區全年靜風頻率偏高,城區的“熱島效應”和“貼地逆溫”明顯顯現。大氣擴散效果差,大量硫化氫、二氧化硫、氨氣沉積,擴散不出去,造成空氣異味嚴重。
最后,由于公司工藝設備老化,跑、冒、滴、漏現象嚴重,雖通過多次治理,但仍達不到要求。
兩家公司承諾搬遷
今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黔西南州環保局會議研究決定,對貴州興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處以最高上限15萬元罰款。
日前,興義市委、市政府組織桔山街道辦、馬嶺鎮群眾代表以及學校代表,與貴州宜化、貴州興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及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環保相關問題進行座談。
座談會上,市民和學校代表就空氣污染對自己日常生活的影響發表了意見。大家認為,貴州宜化、貴州興化公司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特別是解決當地剩余勞動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興義市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廠區離城區近,已不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希望兩公司盡快搬遷。
對此,貴州宜化、貴州興化公司負責人表示,會根據此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加強排污管理力度,新增環保設施,再上一套污水處理系統,采用低硫煤降負生產,減少排放量。
兩公司同時表示,將盡快拿出搬遷方案,將工廠搬遷至適合發展的清水河宜興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搬遷后,會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設置環保設施,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排放,還市民一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活環境。
(原標題:兩座化工廠 即將搬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