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用吸油氈處理漂在河面的污染團
羊城晚報中山訊 記者潘林攝影報道:10日上午,中山市沙溪鎮一化工廠發生化工原料泄漏事故,200升苯乙烯經排污管流入獅滘河,造成河涌污染。11日中午12時,中山環保部門對受污染河涌進行抽樣監測,污染水域仍然含有苯乙烯0.737毫克/升。
當天中午11時左右,有群眾向環保部門反映,沙溪鎮新天馬合成材料有限公司附近河涌河面有油狀漂浮物,散發出刺鼻的氣味,令人窒息。環保部門經核查發現,造成河涌污染的原因是該公司工人搬運過程中不慎將一桶苯乙烯傾倒,導致約200升苯乙烯通過污水排污管道流進獅滘河道。
當地多名村民感到不適,現場有數十名村民群情激奮,戴著口罩大聲喊話,要求化工廠搬走。有兩名村民需要留院觀察,經過治療后情況才有好轉。網友KingWell_Wong發微博稱:“好臭~好惡心~從中午食飯到現在有一陣好刺鼻~聞了有種反胃又惡心的氣味~有化工性氣味!實在頂唔順(實在受不了)……”;ShriLynn則說,“在旁邊的水岸聞到我想睡。”還有網友發帖說,河面上出現死魚。
在國標(GB 5044—85)中,苯乙烯的危害級別為III級(中度危害)。傾倒在地面上的苯乙烯會迅速揮發,散發出特有的氣味,傾倒在水中的苯乙烯可漂浮在水面,對水生生物有毒。人吸入后急性影響主要是對眼、皮膚、黏膜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明顯癥狀有意識模糊、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等。
為防止污染擴散,盡快消除對環境影響,中山環保部門責令該公司停產整改,并封存有關的化工原材料,同時組織海事、水務、消防等部門對受污染的河涌進行清理。當晚,河面上漂浮的污染物基本被清理完畢,受污染淤泥已按規定移交具備資質的公司安全處理。
據悉,當天,環保、海事等部門共用120米圍油欄圍住受污染水域,避免污染物擴散;共用了500平方米吸油氈;兩臺專業清污車共抽取廢水十余噸,到晚上10時事故河段刺激性氣味基本消除。
環保部門監測的數據顯示,事發當天,圍油欄圍住的污染團中,含有苯乙烯7.45×103毫克/升。11日中午12時,該污染區域的水中,仍然含有苯乙烯0.737毫克/升,其下游500米處,則含有苯乙烯0.488毫克/升。環保局負責現場調查的李強建議,河水恢復正常前,人畜不要接觸,也不要用于灌溉。
新天馬合成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圣獅村和龍頭環村交界處的象龍支路,距離居民區和獅滘河不到500米。村民說,該廠開業已經十多年,他們不時會聞到化學原料的氣味,曾多次向環保部門投訴,但都未能徹底解決。中山環保部門表示,將對該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并對受污染河涌連續抽樣監測,密切監控水質情況,直到恢復正常。
(原標題:中山一工廠發生化工原料泄漏事故 市民:聞到都想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