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記者杜曉靜 報道)針對媒體近日報道的上游泄漏污水污染黃河事件,內蒙古環保廳作出回應:在接到西部環保督查中心關于黃河內蒙古段水質受到污染的報告后,已經及時應對,妥善處置污染事件。
內蒙古環保廳提供的信息顯示,本次黃河內蒙古段水污染事件是一起典型的跨省、區突發環境事件。污染企業為國電寧夏石嘴山第一發電有限公司,4月13日上午,該公司2007年停用的貯灰場回收水涵管豎井及底部的回收水涵管出現破損,排污口一側出現污水泄漏,4月14日7時開始,大量污染涌出,導致含有粉煤灰的廢水排入黃河。經過搶險,15日15時左右,攔截壩缺口合攏,污染廢水不再排入黃河。
據介紹,此次污染事件影響的范圍包括內蒙古沿黃河的阿拉善盟、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6個盟市。目前,內蒙古環保廳已要求沿黃河各盟市加密監測頻次,嚴密關注水質變化。從監測情況看,寧夏石嘴山市出境斷面COD超標1.99倍,內蒙古部分盟市監測點位COD超標,其他項目基本穩定。為保障飲水安全,內蒙古環保廳已要求沿黃河各盟市環保部門加強對常規監測斷面、飲用水取水口、自動監測點按照2小時一次的頻率進行監測,在此時段內實行應急監測常態化,實時上報監測結果。
同時,內蒙古環保部門密切關注涉事企業攔截壩安全情況,嚴防攔截壩再次潰壩。
(原標題:黃河內蒙古段遭污染 內蒙古環保廳:污染源在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