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模型高達3.5米,用了1800多雙一次性筷子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訊3.5米高,直徑35厘米的主體火箭,還配有航天飛機和3個助推裝置的模型,這是西安工程大學兩位大學生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制作完成的,而模型材料是用廢紙板、舊報紙和一次性筷子制作而成的。
1800多雙一次性筷子“造火箭”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陜西省第五屆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西安工程大學綠色方舟環保協會作品收集點,一進門就被這個“環保壹號”火箭模型所吸引,主體模型由一次性筷子整齊地粘合起來,還配有航天飛機和3個助推裝置,看起來非常逼真、氣派。據創作者西安工程大學藝術工程學院的張智永和毛觀剛介紹,這個火箭模型一共用了1800多雙一次性筷子,先用舊的硬紙板、舊報紙做出骨架,再將一次性筷子一雙雙粘上去。“這個火箭模型下面還有個口,還能當成垃圾桶,主要是為了倡導環保,從我做起,提醒大家不要亂扔垃圾,呼吁大家盡量少用、不用一次性筷子。”兩位同學說。
堅果殼帽子很時尚
許多高校的大學生創作的環保創意作品創意獨特,大學生們用他們豐富的想象力設計并動手創作了這些利用廢舊材料制成的作品。桌子上擺放著花瓶、鐘表、筆筒、裝飾品,這是余思雅和郭權兩位同學利用瓶子、紙盒、瓶蓋、毛線等材料二次利用,打造出的五彩繽紛的時尚家居用品。多種顏色的堅果殼鑲嵌在帽子上,變成了一件精美而又時尚的工藝品。“這頂帽子是將自己和朋友吃過的瓜子皮、核桃殼、杏仁殼、開心果殼等收集起來,用鐵絲做成骨架,纏上膠帶,然后將堅果殼一點點粘上去的。”陜西理工學院的胡斌同學說。陜西青年職業學院的劉丹同學,用蛋殼片制作出了一幅“關中小巷”,這幅不到一平方米的作品上,蛋殼碎片有的甚至小到幾毫米。據劉丹同學講,這些雞蛋殼和鵪鶉蛋殼都是自己在學校食堂收集來的。
大學生創作環保作品1600件
據陜西青年與環境互助網絡運營總監張昕介紹,陜西省第五屆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從去年11月開始征稿以來,先后收到了西安工程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等45所高校的大學生創作的1600多件環保創意作品。這些環保創意作品,主題明確,具有獨特的創新性,體現了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環保的理念。眼下,他們正在對這些作品分類整理,將在近日對作品進行評獎。
文/記者黃亞平 實習生薛丹 圖/記者劉珂
(原標題:“大學生環保創意大賽”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