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海燕 通訊員 王悅 孔繁華)種草能取代燃煤?聽起來像個玩笑。但在不久的將來,這將變為現實。記者從昌平區科委了解到,一種被稱為“能源草”的新品種植物今年在該區200畝沙荒地上種植,其干料的燃燒值不僅與褐煤旗鼓相當,而且污染排放量極低,相當環保。
這種“能源草”,學名叫蘆竹,引自于匈牙利。“相當好活,澆一次水就夠,生長期不需要施肥、打藥?!辈絽^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蘆竹對土壤的要求很低,荒地、沙地、鹽堿地、礦尾廢棄土地都可以耕種,成活后還耐干旱耐水泡,當年播種當年就能收割,可以旺產15年。
去年,昌平區與中國航天育種中心合作,在馬池口鎮橫橋村試種了3畝,春天播種,10月份收割,“幾乎就沒怎么管,短短幾個月長到四五米高,平均畝產達4噸?!?/p>
這草“皮實”是“皮實”,可與能源有什么關系?這位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蘆竹曬干后,是理想的固體燃料。”
經過檢測分析,曬干后,每公斤蘆竹的燃燒值為22.76兆焦耳,而每公斤褐煤為14.9—20兆焦耳。論燃燒值,蘆竹比褐煤要略高,但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卻要少得多。這位負責人介紹,據測算,燃燒過程中,每噸煤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為60公斤,二氧化硫為40公斤;而每噸蘆竹干料生成的二氧化碳僅為8公斤,二氧化硫2.4公斤,污染排放可以說是相當低。
“眾所周知,二氧化碳過多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而二氧化硫則是導致霧霾天氣的‘主要兇手’?!辈絽^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用“能源草”代替燃煤,會對改善大氣質量起到明顯作用。
以昌平區為例,每年全區的燃煤量約150萬噸,燃煤所釋放的二氧化硫約為6萬噸,二氧化碳約1.8萬噸。在同等熱值下,所需“能源草”量大約198萬噸,而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僅為0.48萬噸,二氧化碳釋放量算上植物生長過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量(“能源草”每生長1公斤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1公斤)為負217萬噸。
除了凈化空氣,“能源草”在減少揚塵方面也大有作為。成熟的“能源草”高度可達6至8米,分株幾十棵,種植滯塵量可達每畝每年30噸;由“能源草”構成的塊狀林,減塵效果可達70%以上。
在去年試種成功的基礎上,今年昌平區繼續擴大“能源草”的種植范圍,在流村、崔村等鎮選擇10處代表性地塊,如坑地、沙地、坡地、荒灘地等種植,總面積為200畝,目前,播種已經開始。
昌平區科委主任李萬佰表示,今年的200畝蘆竹試種成功后,明年將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能源草”種植基地建設,用能源草制成的生物質燃料,逐步替代昌平區日常生產、生活用煤,建設“無煤昌平”。
名詞解釋
“能源草”,就是能夠提供能源的草本類植物,除了蘆竹,甜高粱、柳枝稷、芒屬作物等高大草本植物都是理想的“能源草”品種。大多種植管理簡單,耐寒、抗凍、適應性強,生長快,產量高。
和普通的草本植物相比,“能源草”富含碳氫化合物,炭活性高,熱值高,適用于作燃料原料。據測算,平均每噸“能源草”干物質的熱值相當于0.65噸標準煤的熱值。同時富含植物纖維素的“能源草”還可以用來提取乙醇。
?。ㄔ瓨祟}:昌平沙荒地上試種“能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