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門表示,多種因素影響所致
空氣質量變化快,昨天升至第6位
在人們的印象里,肇慶是個山好水好空氣好的地方(資料圖片) 宋金峪 攝
羊城晚報訊 記者李維寧報道:15日,羊城晚報A4版《廣州空氣質量優于京津滬》報道中提到,4月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排行榜,珠三角九城市對比中廣州倒數第二肇慶最差。青山綠水的肇慶,緣何環境空氣排在最后一名?記者當天采訪了肇慶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陳金鑾,他分析“是多種因素影響所致”。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能源消耗迅速增加”,陳金鑾告訴記者,近年來,肇慶GDP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發展模式仍為粗放型,令廢氣污染排放總量增加。
陳金鑾表示,機動車尾氣對肇慶大氣污染貢獻率達兩至四成,同時地形和氣象也是令肇慶空氣變差的一個重要原因。陳金鑾說,肇慶城區四面環山,呈盆地形狀,主導風以偏東風為主,東邊又都是發達的珠三角工業城市群,肇慶城區正處于這些城市群的下風向,上述地區所產生的污染物,隨空氣遷移過程中剛好受盆地地形影響,從而積聚,“像個布袋,差的空氣進來就難出去了”。
氣象條件令肇慶空氣變差的貢獻率究竟多大?陳金鑾說,目前正在啟動這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受氣象條件影響的研究已排上議事日程。
據了解,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的空氣質量狀況數據來源于全國74個城市的自動監測點,在肇慶有四個監測點:睦崗子站位于太和路,周圍是工業區;城中子站位于老城區芹田路,周邊是商住區;七星巖子站位于七星巖風景區邊緣地帶;坑口子站,位于鼎湖區環保分局樓上,周邊是商住區。
“各子站都會實時將每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自動發送到北京的總站,然后由總站按月平均統計”,肇慶市環保監測站工作人員鄭劍平告訴記者,監測數據只是表明肇慶城區的空氣質量狀況,肇慶其余縣(市、區)并沒有設自動監測站,因此,4月份肇慶空氣質量監測數據較差,并不代表肇慶所有地區的空氣質量都差,比如鼎湖山,空氣還是挺好的。
“下午1點,肇慶空氣質量又排在全國74個城市的第6名”,15日,鄭劍平說,其實空氣質量每小時都會有變化,比如今年1月,肇慶的監測數據也排在全國第6位。
(原標題:肇慶空氣質量"包尾" 環保部門:多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