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衛蔚)“不能只顧自己、只顧眼前。”在昨天舉行的環境保護研討會上,歐盟多國駐滬領事在談及本國環保經驗時不約而同地指出,保護環境切忌產生“鄰避癥候群”心理。
德國駐滬總領事芮悟峰與法國駐滬總領事盧力捷感受最深。“當年治理萊茵河,如果各國都是抱著鄰避心理,或許現在就無法看到清澈的河水了。”芮悟峰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萊茵河流域爆發出的一系列環境危機事件,沿岸各國深刻地體會到,一旦環境被污染,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芮悟峰表示,德國政府認為,如將沿岸污染企業趕離,并不能最終解決問題,反而會將污染傳播到其他地方。與其如此,不如與其他國家聯手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提供各種先進技術,讓企業沒有空子可鉆,只能按照“游戲規則”,采用先進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
“盡管歐洲與上海遠隔萬里,但是我和我的家人生活在這里,我們同樣無法‘鄰避’。”瑞典駐滬總領事維多利亞女士表示,這也是歐盟以及各成員國積極推動與中國在環境保護領域全方面合作的原因之一。
研討會上,同樣飽受工業污染之苦的斯洛伐克以及芬蘭兩國總領事分別介紹了本國的治理經驗,表達了愿與中國分享教訓與經驗。
(原標題:歐盟多國領事暢談環保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