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男:謠言成真
劉鐵男的問題早在2011年底就已在媒體曝光,只不過當時并沒有提及他的名字
文 | 張琰
5月12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因涉嫌嚴重違規,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由此,劉鐵男成為十八大后落馬的又一位副部級官員。
這場反腐斗爭的勝利,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在于:劉鐵男成為被媒體人實名舉報的最高級別官員,同時也是通過微博舉報的最高級別官員。
三條微博實名舉報
風波從三條微博開始。
2012年12月6日中午,《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連發三條微博,以實名向中紀委舉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涉嫌偽造學歷、與商人結成官商同盟等問題。
三條舉報微博內容如下:
“舉報之一學歷造假”:官方簡歷稱其經濟學碩士、工學博士,能查到博士論文但無碩士信息,其在日本做經濟參贊時經情人幫忙獲得名古屋市立大學“修士學位”,但這是榮譽證書而非學位證書,劉曾請校方加“學位”字樣并將“可以評價等同”改為“特殊培養授予學位”,被拒。
“舉報之二跨國騙貸”:劉鐵男與商人倪日濤結成官商同盟,其處級妻子郭靜華、兒子劉德成在倪公司持有股份,境外收購騙貸國內銀行,劉德成的3個匯豐銀行賬戶多次收受倪日濤公司巨額匯款。
“舉報之三包養情人”:劉鐵男與情人徐某在日本相識,一個當經濟參贊,一個讀博士并兼職翻譯,劉曾親自為徐出函介紹工作。雙方因利益關系反目后,女方多次受到死亡威脅。
2012年12月31日,羅昌平再發微博:“2012年最后一天,本人就實名舉報一事聲明兩點:一是劉鐵男先生及妻兒均在中國,已向上司提交‘說明材料’,但未回應本人及公眾,建議全文公布‘說明材料’;二是能源局報警報案并無下文,本人等了20多天律師函無果”
2013年1月7日,劉鐵男仍然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的身份出席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并講話。
直到1月30日,事件終于有了進展。羅昌平通過微博表示:“中央有關部門已就本人實名舉報一事立案調查,是立案調查而不止于受理。近兩個月來,本人已盡舉報人義務配合完成相應程序。”羅昌平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此后的3個多月很平靜。直到5月12日,監察部網站突然發布一條簡短新聞,證實劉鐵男因涉嫌嚴重違規正接受組織調查。14日,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也證實,中央已經決定免去劉鐵男的領導職務。
能源局“辟謠”
在羅昌平微博實名舉報劉鐵男的當天,國家能源局就曾以罕見的速度作出回應。
先是國家能源局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對媒體稱:“上述消息純屬污蔑造謠。”這名負責人還說,目前被舉報官員已經得知此事,其本人正在國外訪問,“我們正在聯系有關網絡管理部門和公安部門,正在報案、報警。將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處理此事。”
“辟謠”發布后,國家能源局再發通報稱:劉鐵男正隨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出訪俄羅斯,出席中俄能源談判代表第九次會晤并簽署相關合作文件。但這則新聞稿當晚即從國家能源局官方網站撤下。
舉報事件發生后,劉鐵男先后有過四次公開見諸報端的活動:2012年12月17日,與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座談;2012年12月18日,出席全國經濟運行調節工作座談會,部署煤電油氣運銜接工作;2013年1月7日,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劉鐵男作題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扎實做好2013年能源發展改革工作”的報告;1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國家發改委調研,劉鐵男出席隨后的座談會,并出現在1月30日新聞聯播相關報道的畫面中。
根據《南方日報》報道,能源局內部人士稱,劉鐵男在被舉報之后,雖然經常在能源局網站上刊登活動情況,但實際在工作和生活中明顯不愿見人,由他主持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參會人數縮減到最小范圍。今年上半年,劉鐵男的兒子先于劉鐵男被調查,妻子郭某也在接受調查。劉鐵男精神幾近崩潰,曾在辦公室中打吊瓶勉強支撐。
劉鐵男在能源局
據公開資料顯示,劉鐵男生于1954年,北京人,擁有經濟學碩士、工學博士學位。1983年進入國家計委工作,仕途順風順水。1996年至1999年,任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贊。2006年12月任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官至副部級。2008年3月,任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2010年12月,接棒張國寶成為能源局第二任局長。
觀察人士稱,劉鐵男上任后一直保持低調,兩年時間從未接受媒體采訪。但在舉報事件發生后,有知情人士透露了劉鐵男在能源局工作的一些細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劉在能源局的口碑并不好,此人雖不善言辭,但作風極為嚴厲,對下屬常常大聲訓斥,司局長也不例外。司長們多小心翼翼,不像當年在第一任局長張國寶手下那般隨性。
知情人士稱:“從他幾次會議講話判斷,個人業務能力有限。在脫稿講話時常常邏輯混亂,與前任局長無法相比。他在任時我們就是這樣認為的。”
在能源行業管理能力上,2012年劉鐵男提出在能源結構調整、能源體制改革、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實現“三穩三進”的工作目標。但實際上,能源體制改革除電煤市場化之外沒有新突破,2011年、2012年非化石能源比例累計只有0.5%的增幅。
劉鐵男對能源項目審批權抓得很緊。一位發改委內部人士表示,雖然能源項目的上馬最終要由發改委發文,但具體審批項目由能源局辦理,事實上主要取決于劉鐵男點不點頭。“項目單位不做工作他是不會畫圈的,因而在他手里積壓了大批項目。”
地方能源項目遲遲得不到批復,使得能源局與地方省份之間積怨甚多,近年矛盾更不時激化。
知情者回憶,在一次多個省市自治區負責人參加的能源項目會議上,新疆自治區一位領導直言不諱地對劉鐵男說:“就你和能源局的工作作風,如何適應得了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形勢?”劉鐵男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與平時積壓大量項目不批迥異,在被舉報后,能源項目審批的步伐明顯加快,在能源局長任上的最后3個月里,劉鐵男集中簽發了50個以上的項目,涉及水電、風電、煤礦、熱電廠、油氣管道、電網輸送項目等。而一些電網項目,尤其是交流特高壓項目的可行性,業內專家乃至能源局內部都有不同意見,卻也沒能擋住劉鐵男的審批之筆。
直到今年兩會,能源局與電監會重組,組建新的國家能源局,劉鐵男未能連任,該局局長也未在能源局系統內產生,而是由系統外的原國家電監會主席吳新雄接任。在3月18日能源局召開的干部大會上,吳新雄就職演說對于前任局長劉鐵男只字未提。
2011年那篇文章中沒出現他的名字
劉鐵男的問題早在2011年年底就已經在媒體上曝光,只不過當時并沒有提及他的名字。
2011年11月21日,《財經》雜志刊發一組文章,其中包括《中國式收購》、《倪日濤浮沉》兩篇。
在《中國式收購》中提及:中國商人倪日濤在國內銀行貸款2億美元以上,收購加拿大一家制漿廠。但在他赴加重組以前,標的資產其實已被其控制的境外公司提前收購。“相關人士的舉報,令這一幾欲實施的‘左右互搏’之舉終止。”
倪日濤這一“中國式收購”是一場“涉嫌以項目撬動銀行資金,‘自己收購自己’的跨國資本游戲,最終因涉嫌欺詐,在與外方政府的訴訟中走至末路。由于當地政府根據約定欲收回資產重新招商,雙方對簿公堂,該案已驚動當地省府,政治影響很大”。
據報道,倪日濤“善于在國有企業陷入困境時介入重組在疾風暴雨式的收購過程中,他于國企間的進退似乎總能游刃有余,一路綠燈。而位居審批鏈條上的官員或其家屬,不時變身為倪氏公司的股東和高管”。
這篇報道提及的官員中雖然未出現劉鐵男,但有兩名“變身為倪氏公司的股東和高管”的涉事者:郭靜華和劉德成。報道暗示:“郭靜華的丈夫、劉德成的父親,正是在國家發改委擔任要職。”這位丈夫和父親正是劉鐵男。
在《中國式收購》一文中,15次提到發改委。除劉鐵男之外,還有一個發改委的關鍵人物---前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甘智和,事發時他已卸任,并早已轉入行騙商人倪日濤旗下的造紙公司擔任董事。
甘智和是推動“以國債貸款發展造紙業的融資路徑”的始作俑者,在倪日濤無力如期完成一項海外交易時,作為公司董事,已經卸任公職的甘智和仍以發改委副秘書長的名義向海外背書。
初始信息提供者
劉鐵男此次案發,最初的信息提供者是在加拿大的徐某。
5月12日,羅昌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談到,他“曾接到劉鐵男情婦從日本打來的越洋電話,獲得重要的初始信息”。
劉鐵男和情婦徐某于1996年至1999年間在日本相識,當時劉鐵男任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經濟參贊,徐某正在讀博士并做兼職翻譯,劉曾親自為徐出函介紹工作。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稱,一位熟知劉鐵男和徐某關系的知情人士講述了雙方反目的過程,并提及劉鐵男的學歷也是徐某幫他偽造的。“能獲得名古屋市大學經濟學名譽碩士的中國官員起碼都報過名,寫過論文,唯有劉鐵男沒交過一分錢,也沒有去上過一節課。”
在今年年初接受中紀委調查過程中,劉鐵男起初否認他和徐某是情人關系,也不承認徐某幫他造假學歷和搞碩士學位,只承認幫徐某介紹過工作。
2003年,劉鐵男妻子郭靜華與商人倪日濤打算在加拿大成立公司,經劉鐵男介紹,他們認識了徐某,希望徐某出面幫忙成立公司。當年6月,郭靜華與倪日濤共同在加拿大卑詩省成立控股公司---加拿大綠色資源有限公司,分別持股10%和90%。倪日濤還獨資注冊成立山威投資有限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兩家公司的總裁均由徐某擔任。2005年12月,郭靜華將股份及董事身份轉到在加留學的兒子劉德成名下。
據知情人士透露,徐某與劉鐵男、倪日濤反目,起因于倪日濤收購加拿大制漿廠New Skeena時造假,然后在國內上報項目并圈錢。“當時國內銀行到現場去考察,詐騙幾乎成功,但由于文件全是作假,徐某聽說要詐騙幾個億,自覺風險太大,無法做下去,就提出辭職。”徐某最終與倪日濤、劉鐵男反目。
目前關于劉鐵男案件的詳細情節,尚未有具體的披露。
(本文材料來源: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第一財經日報》、《南方日報》、《財經》等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