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isheng gesheng |
固體聲隔聲 |
insulation against solid-borne sound |
使用隔聲材料或隔振裝置,隔離或減弱建筑結構或管道系統噪聲的措施。在固體物質中,聲波傳播的阻尼較小,固體聲在建筑結構和管道中可傳播很遠。因此,必須在產生固體聲的噪聲源(或振源)附近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隔離或減弱固體聲。固體聲噪聲源有樓板的撞擊聲和建筑設備振動產生的聲音。固體聲的隔聲措施分述如下。
樓板隔聲 人在建筑物中活動產生的固體聲,主要是由撞擊樓板引起的。樓板固體聲的隔聲措施有:
①建立浮筑地面。在地面板與承重樓板之間配置彈性墊層材料,如礦渣棉、玻璃棉氈和鋸末等材料,使振源與承重樓板隔離開,從而降低固體聲。這類構造適用于一般住宅、公寓和中小學校建筑,其典型構造見圖1。
②設置彈簧吊頂。在承重樓板下用金屬彈簧或橡膠制品懸掛吊頂板,使地面板與吊頂板隔離,其構造見圖2。這種方法造價高,施工較復雜,只適用于錄音室(棚)、播音室和音樂廳等對隔聲要求高的建筑。
③鋪設彈性地面層。在樓板表面粘貼瀝青地面或鋪設各種地毯,是隔絕樓板撞擊聲的簡便有效措施,同時也符合機械化施工的要求,是今后解決樓板撞擊聲的方向。尼龍和羊毛短纖維粘結地毯價格低廉,隔聲效果良好,一般可降低噪聲30~50分貝。
建筑設備隔聲 建筑設備中的通風機、冷凍機、水泵、電梯的變速電機和直流發電機等也是建筑中的固體聲源,應采取相應的隔聲措施。
管道隔聲 設置在房間內的設備管道是傳遞固體聲的橋梁。其隔聲措施可根據管內介質的類別、溫度和壓力,在管道相連處局部配置橡膠或不銹鋼波形軟管,軟管長度以10倍管徑為宜,并盡可能配置在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這時軟管長度在兩個方向上各為5倍管徑。圖3為單向上配置750毫米長軟管與雙向各配置300毫米長軟管隔聲效果的對比。實踐表明,雙向配置的比單向配置的平均隔聲量可提高1~1.5分貝。為提高管道隔聲的效果,除中間局部設置軟管外,在管道同屋頂和墻的固定處也用軟連接。圖4為JZ-610冷凍機的管道吊置在樓板上時,有、無隔離措施對樓上房間內噪聲級的影響。由圖可見,管道與吊架間襯墊泡沫塑料和剛性連結相比較,樓上噪聲級平均下降6分貝。
建筑中的給水排水管道和暖氣管道在穿過墻體和樓板時,用剛性連接也會傳播固體聲。隔聲的方法是預埋套管并在管道和套管間填入瀝青、麻絲類的隔振材料。衛生設備在與地面和墻面搭接處,可用油氈或橡膠條隔離,以減弱噪聲。
參考書目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編:《建筑圍護結構隔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