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賴永峰、通訊員許軍涂家福報道:既要節能環保,又要經濟效益。近年來,贛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做好“環境減壓”這道題,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謀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大批企業通過各種方式節能減排,讓能耗降下來,效益升上去,在“一降
贛州市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具體實踐中,提出了建設“和諧贛州”、“生態贛州”的目標。為控制高耗能產業發展,該市在新建企業立項過程中實行環境保護第一審批權制度。堅持對高污染行業實施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審批制度;堅持項目環保配套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贛州市以資源整合為抓手,推進鎢、稀土、氟化工產業集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優化升級,延伸產業鏈條,重點抓了以下三項工作:一是全面清理整頓鎢、稀土、螢石等優勢礦產資源,采取計劃開采、壓縮礦點礦產、控制礦產生產規模和總量,推進資源整合。二是推進鎢、稀土、氟化工產業集群發展,積極發展加工產業鏈,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據悉,去年贛州市已組織62家重點耗能企業實施108個節能降耗項目,總投資7.6億元,預計年節能量達72.6萬噸標煤。全市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目前已催生出鎢、稀土、氟化工三大產業集群。去年,三大產業集群產值分別達到122.38億元、85.15億元、17.82億元,實現利稅20.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