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共接到消費者對家具的投訴59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0%。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家具散發出的有害氣體使得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超標,嚴重侵害消費者的權益。
據北京市消協負責人介紹,一些消費者購買的家具在室內長時間散發刺鼻氣味,使人們眼睛流淚,皮膚過敏,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然而一些家具的生產者和銷售者面對消費者不能使用的家具仍堅持不予退貨。理由是依據家具
板材的檢測標準,家具
板材檢測合格。經營者不認可室內空氣超標的檢測結果,拒絕為消費者退貨。
據悉,我國目前使用的家具檢測標準為gb18584-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檢測方法是將整體家具中的一塊
板材作為檢測對象,將
板材平均分為寬5厘米,長15厘米的10份,放入干燥器內,依據標準檢測有害物質是否超標。這種檢測只是檢測家具的原材料——板材。但家具板材的合格,不能表示經過粘合、油漆等工藝加工制造出的家具也合格。而室內空氣檢測標準為 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檢測方法是到家具存放的室內抽取一定量的空氣依據以上標準檢測有害物質是否超標。家具經營者普遍依據前者而不認可后者,而根據以上的板材的檢測方法,大部分的家具板材都符合《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的標準,因此一些經營者拒絕為消費者解決問題。
鑒于目前家具投訴中的上述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為了維護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權和公平交易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有關規定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法律支持中心工作規范,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就家具投訴中帶有普遍性的兩件典型投訴案件進行公開支持訴訟,特委托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和岳成律師事務所為消費者提供法律幫助和法律支持。消協希望通過公開支持訴訟保護原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并使此問題能夠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加大社會透明度和監督力度。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完善整體家具的質量標準。也希望家具行業能夠認真研究此問題,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為構建和諧的消費環境作出努力。家具生產者和銷售者要增強誠信意識,提高服務標準,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本,維護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權和公平交易權。
相關鏈接
案例一
消費者周正訴北京大鐘寺明光精品家具建材家裝市場、北京市京富豪家具廠違反合同約定,提供的家具室內空氣有害物質濃度超標案。
2005年5月5日,消費者在北京大鐘寺明光精品家具建材家裝市場定購北京市京富豪家具廠家具一套,金額人民幣8600元,并于當日簽訂了《北京市家具買賣合同》。2005年5月27日,家具送至消費者家中安裝。家具入戶后散發強烈的刺鼻氣味,開窗通風近3個月仍不能解決問題。消費者于2005年7月23日和2005年8月4日先后委托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檢測室內空氣。檢測結果顯示,放有新家具的室內,甲醛濃度是標準值的3倍多,而經營者和生產者均不認可空氣檢測結果,拒絕為消費者退貨。消費者遂將經營者告上法庭。
案例二
2004年12月30日,消費者在馬甸福麗特家具城香港金馬商廳定購家具一套,金額18350元。2005年1月24日,家具送到消費者家中,家具入戶后散發強烈的刺鼻氣味,消費者出現臉紅、脖子紅、手紅、嗓子發癢、身上發癢及嘔吐等癥狀。向經營者反映情況后由經營者拆卸家具將衣柜隔板送到北京市木材家具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板材檢測,檢測結果合格。經營者以此為由拒絕退貨和賠償消費者損失。2005年5月,北京天衡誠信環境監測評價中心對室內空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放有“香港金馬”家具的房間甲醛濃度是標準值的3倍,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濃度也超過標準值。根據上述情況消費者與經營者多次協商無果,遂將經營者告上法庭。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上一篇:
室內空氣質量可由誰來檢測
上一篇:
成品家具成室內污染禍首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