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能耗大省,近年來全省上下在節能減排上下大功夫,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為全國“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目標的實現,做出了巨大貢獻。對此,在10日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記者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表揚了山東落實節能減排責任考核“動真格”。
在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介紹,截止到2009年底,“十一五”的前四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學需氧量的排放總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下降了13.14%,提前完成了減排的目標。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表示,國務院提出要實現主要污染物減排10%的目標,這項工作難度是非常大的,但是目前效果良好。“2009年,全國地表水759個國控斷面水體中高錳酸鹽指數的平均濃度比2005年下降29%,113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的濃度比2005年下降24%。濃度值的變化僅從這兩個指標上看,我們的環境質量確實得到了改善。”張力軍說。
張力軍分析說:“這個成績的取得,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國務院成立了以溫家寶總理為組長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各級地方政府也都成立了以各級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在組織上就保證了節能減排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同時,我們嚴格了污染減排的責任考核,定期向社會公布各省的減排進度,并且把減排考核的情況作為各級政府及其主要領導以及企業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
說到責任考核、“一票否決”時,張力軍副部長特別說到山東,“比如山東省對沒有完成年度減排目標的市縣主管領導給予行政記過,以至撤職的處分。”他認為,正是由于各地、各部門、相關企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污染減排才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