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召開區委八屆十一次全會
南方日報訊 (記者/姚藝曲通訊員/鄭偉德)記者昨日從黃埔區委八屆十一次全會上獲悉,該區對城區空間布局進行了調整優化,提出了“北二南三、一島三區”(即:以廣園東路為界,廣園東路以北規劃發展工業為主,廣園東路以南規劃發展服務業為主;在區域空間上構建南部長洲文化休閑慢島、西部臨港商務區、東部濱江新城、北部現代產業園區)的產業空間布局。目前精細化工產業園區規劃論證工作已經展開,臨港商務區魚珠核心功能區建設轉入實施階段,完成《廣州濱江新城發展研究》,與廣州港集團已簽署《關于廣州港黃埔老港港區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港口功能優化和航運航務中心建設。
轉型升級促港口商務提速
黃埔區委副書記、區長張火青在會上提出,黃埔區抓住市打造珠江黃金岸線的機遇,努力在提高“附加值”和“含金量”上作文章。“黃埔以廣州港集團為龍頭,率先推進轉型升級,加快將黃埔港區的煤炭、礦石、散裝物料等業務遷往外港區,騰出空間發展高值高效的港口業務,并以該集團總投資30多億元的港航商務中心為依托,吸引港口貿易服務企業集聚發展,促進港口商務發展提速。”
黃埔區目前正加快推進市政重點項目。包括辛亥革命紀念館周邊道路建設及環境整治項目,還有配合省、市推進沿江高速、新化快速、地鐵13號線等重點項目。張火青透露:“目前正積極與市溝通協調加快市第三少年宮落戶黃埔,將長洲中山公園擴建為廣州市中山公園。”
黃埔開展的“三舊”改造項目正在順利推進中。已完成文沖石化路以西、橫沙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協議的簽約并啟動拆遷,正在推進文沖二期和橫沙一期安置房建設,制定茅崗社區茅崗路以西城中村改造拆遷安置補償方案,加快下沙珠江村片、沙步、雙沙城中村改造方案編制報批。已啟動舊體育館改造拆遷,完成魚珠舊城、港灣一村等舊城改造項目的方案上報和安置拆遷補償方案編制。正在推進騰創、黃埔化工、東風化工等舊廠改造項目。
加強社會建設本質是維護公平正義
黃埔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小鋼在會上表示:“當前,黃埔區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轉型提升期。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經濟增長有時可能會低一點,但從另一方面看,更有利于結構調整、有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
他說,區域經濟的科學、良性、持續發展,離不開若干具有戰略性、引領性、基礎性的綜合發展平臺。“經過近年來的實踐探索和經驗總結,我們對黃埔主體功能區的戰略逐步明晰了‘北二南三、一島三區’的產業空間布局,初步形成廣州(黃埔)臨港商務區、廣州濱江新城、北部現代工貿園區、長洲國家級生態文化旅游區四大區域戰略發展平臺。如何將這四大發展平臺建設向縱深推進,并且形成一個優化、互補、高效的平臺體系,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陳小鋼在會上特別提出了加強社會建設的關鍵性。“推動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加強社會建設本質就是維護公平正義。經濟建設的著力點在于‘做大蛋糕’,而社會建設的著力點在于‘分好蛋糕’。我們只有把‘蛋糕做大’,不斷增加社會財富,才能為有效解決問題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只有把‘蛋糕分好’,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把‘蛋糕’做得更大。我們提出加強社會建設,推動包括公共教育、公共文化、社會保障在內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就是要減少做蛋糕的成本和消耗,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據了解,黃埔區委、區政府下決心加大群眾文化建設力度,先后舉辦起新年音樂會、春節聯歡晚會,組織起廣州民俗文化節暨“波羅誕”千年廟會、楊桃節、乞巧節等文化活動,黃埔文化事業日漸紅火,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精神依托。2008年,為促進區域平衡發展,區委、區政府專門出臺《黃埔區生態農用地補償暫行辦法(試行)》,財政每年拿出300多萬元,補助長洲島、大吉沙島擁有農用地的集體經濟組織,為轉制社區居民購買社保、改善環境等,補償兩島居民長期以來因無法發展工業項目做出的犧牲,使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