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明新風貌 江洋/攝
核心提示
未來5年,將新增30萬個就業崗位,把昆明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恢復滇池草海的湖光山色……為期兩天的中共昆明市委八屆七次全會為昆明未來5年的工作明確了10個重點方向。
【城鄉一體】開辟增收渠道
在五華、盤龍、官渡、西山、安寧、呈貢和其他8個縣(區)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區域中心鎮,推進農村城市化、農業產業化、農民市民化、城鄉政策一體化。以產業發展為支撐,推進產業向園區集中,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
立足省會中心城市的特點,把昆明建成全省有影響的優質高效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綠色經濟示范基地和科技研發、市場交易、會展博覽的中心。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工業強市】改變“村村點火”
做大做強產業,是昆明“十一五”發展的戰略重點。在“十一五”時期,要加快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高新區、經開區、安寧傳統工業區、北部5縣區6大產業片區的發展,抓好安寧、東川、??凇盍帧⒊守暣鬀_5個省級工業園建設,各縣市區也要改變“村村點火”的狀況等。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提高綜合競爭力。
推動昆明旅游產業從單一觀光型向復合型轉變,集中力量打造6大景區,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增強旅游的吸引力;發展壯大一批文化產業龍頭企業,使文化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聚焦新城】建設宜居城市
未來5年,要舉昆明全市之力,在新城建設上取得突破:在呈貢新城、空港經濟區、西城和南城,要通過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之成為產業投資的熱點,以產業發展帶動城市化進程,避免新城“空殼化”;同時要完成西城、南城規劃。
今后5年,要提高昆明規劃水平、城市綠化、管線入地,恢復水城風貌,加強“城中村”改造,保護城市自然和人文資源,加強城市管理以及合理布局學校、醫院、農貿市場等方面的問題。用5年時間,把昆明建成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聚焦新城,提升主城,建設宜居城市。
【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
“十一五”時期的第一項改革任務就是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創業發展環境。昆明有勞動力、電價、商務成本較低的優勢,因此建設服務型政府,使各級政府的服務理念和行為方式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的要求成為首要任務。
加大投融資改革力度是深化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對政府投資項目實行投資、建設、運行、管理、監督5分立,實行項目業主制等。
進一步加快非公經濟發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快建立社會信用步伐,緊緊抓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全力配合云南省加快建設公路、鐵路、航空、航運立體交通網絡,建設面向東盟的交通通訊網絡。
【共享成果】新增30萬就業崗位
“十一五”時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推進和諧昆明建設。通過千方百計擴大就業,新增30萬個就業崗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全面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兩萬職工的醫療保險問題,在所有高中階段學校設立“助學金”,對困難家庭學生給予學費補助或減免等措施。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努力構建和諧昆明。
加強松華壩、云龍水庫等重點水源區的保護和管理,確保城市飲用水安全。搞好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解決2.3萬戶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基本解決13.6萬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鞏固提高46.4萬貧困人口的溫飽水平。
【生態建設】恢復草海美景
未來5年,昆明將加快草海生態區建設,恢復滇池草海的湖光山色。同時,要進一步抓好陽宗海等高原湖泊的生態環境保護。鼓勵企業推行循環式生產,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形成能源資源節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不斷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通過節約開發并重,創建節水型城市等措施,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城市。 [page]
【區域協調】4城區“領跑”發展
昆明13萬多絕對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5縣區,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突出,縣域經濟發展不足成為昆明發展的一條“短腿”。
昆明市委、市政府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把14個縣(市)區劃分為“三大發展板塊”:第一板塊是主城4區、安寧和呈貢,要率先發展,通過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揮“領跑”作用,在加快發展中“增優勢”;第二板塊是石林、宜良和晉寧,要依托資源優勢,建立特色產業園區,大力發展旅游、農副產品加工和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加速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在加快發展中“增實力”;第三板塊是北部5縣區,要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打造能源、重化工和農副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改善發展環境,縮小差距,在提速發展中“增后勁”。
【擴大投資】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力爭“十一五”時期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要把擴大投資的重點放在工業及技術改造、城鄉交通道路、農業基礎設施、滇池污染治理等方面,加大對農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生態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努力保持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打開“瓶頸”,為加快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社會事業】實現普高招生1:1
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和市民素質都將作為昆明“十一五”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大力發展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教育,到“十一五”末期,使昆明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高教育的招生規劃和在校生規模大體相當。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強醫療衛生工作;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加快建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倡導優生優育,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發展體育事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體育競技水平,力爭成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城市。
【民主政治】保證群眾行使權利
建設現代新昆明,做好昆明各項工作,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切實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市有機統一起來,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管理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的渠道,保證廣大群眾依法行使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張雅棋 張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