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傍晚,經過6小時奮戰,我國首次天然氣管道大型抬管作業,在西氣東輸管道山西陽城縣蒿峪村段完成。
此次作業由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管道處、生產運行處、質量安全環保處、山西管理處,與設計、施工、檢測單位共同完成,山西陽城縣政府給予大力支持。
今年6月10日以來,西氣東輸山西蒿峪村段管道上方及附近地層新增多條裂縫。裂縫區域長150米、寬30米,裂縫最長30米,最深1.3米,嚴重威脅管道安全。西氣東輸管道公司立即對該段實施日監測,并請專業公司分析相關數據。經連續一個月的監測分析,顯示該段管道本體最大沉降量不小于1.885米,應力變化和形變明顯加速,并確定其已受到采空區塌陷影響,處于不安全狀態。
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設計單位等十余位國內管道知名專家在實地踏勘后一致認為,該處山體為一大型古滑坡,滑坡體積100余萬立方米,位移1.5米至2米,管道需要立即治理。
9月5日,西氣東輸管道公司利用西氣東輸沿線若干項大型動火作業同時進行的機會,對該段管道實施抬管作業。整個抬管過程技術要求較高。設計抬升涉及4個彎頭,如果不能合理排布起吊點,將直接威脅管道安全。同時,抬管過程中各點起吊動作必須協調統一,保證管道受力均勻,否則很容易造成部分管段受力集中而產生過大形變,進一步造成泄露、斷管等事故。
整個抬管過程分管段、分時段進行,共抬管操作7次,整體抬升1.35米。抬管作業開始后,管理人員指令精確,操作人員迅速整齊地拉動導鏈,管道平穩地緩緩上升。安檢人員不斷利用可燃氣體檢測儀在現場巡檢,并在重點部位近距離檢漏。每一次抬管操作后,監測單位都對應力、應變、位移等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現場指揮小組。18時27分,最后一名手葫蘆操作手調整完畢,抬管作業圓滿結束,開創了國內天然氣管道大型抬管作業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