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天山西部的果子溝一帶,西氣東輸二線西段主體管道近期成功地穿越了群山阻攔,順利向東前行。由此,我國管道穿越山體高度、長度和隧道數量的紀錄被刷新。
在這次管道穿越過程中,施工單位首次進行了國內在役管道近距離爆破作業。實際上,自去年2月西氣東輸二線西段工程開工以來,一項項創新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確保了主體管道焊接的全面完成。
據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西二線西段EPC項目部介紹,西氣東輸二線西段施工采用了衛星遙感、航測、三維設計等先進技術,為工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西氣東輸二線西段還成功地應用了CRC全自動焊接工藝,管道焊接檢測平均一次合格率為98%以上,達到世界管道建設先進水平。
技術創新還使西氣東輸二線西段成為一條“綠色管道”。在管道通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賽里木湖自然保護區時,施工方全段采取溝下焊,嚴格控制作業帶寬度,將原設計的28米寬作業帶壓縮到20米,并實施了覆蓋加厚防曬網等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草場破壞。管道回填后,施工人員還撒播了草籽和肥料,確保草場得到較好恢復。
西氣東輸二線工程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東至浙江、上海,南至廣東、廣西,途經14個省區市,總長度為9102公里。該工程將與正在建設的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大型管道工程,項目總投資達1422億元,計劃2011年底全線貫通。工程建成后,將為我國新增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量,并將穩定供氣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