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我大量制作炸醬,分送給朋友們,用于夏季美食炸醬面的原料。
炸醬面是北京人的傳統夏季食品,說起來應當是快餐的一種。只要用肥瘦肉丁子把香噴噴的黃醬炸好,每次取用一兩勺拌面,加上一點簡單的蔬菜配料,就可以供一家人吃兩三次呢,又方便又快捷。
北京也有不少以炸醬面為招牌的館子,除了炸醬,配料有五六種之多。那些館子多是地道的老北京布置,實木桌子上放著醬青壺、醋壺和生大蒜,墻上貼著四季平安的傳統畫兒,窗欞子上貼著紅色的剪紙,房梁上掛著紅燈籠或者中國結。跑堂的留著板寸頭,穿著對襟白色小褂,肩上搭著白毛巾,見了客人進來就吆喝一聲:“里邊兒請了您哪!”
要了炸醬面之后,店家常常給客人先送來一碗淡紅透綠的綠豆湯,喝了就覺得從心底里面清涼。如果要一盤芥末菠菜和一盤蒜泥麻醬拌茄泥,就更覺得渾身舒暢。無論窗外的知了如何恬燥都充耳不聞,只顧感受舌面上那植物性的爽快就好了。
等到炸醬面上來時卻熱鬧得可以:托盤里放著一只大碗,里面是半碗煮得頗為筋道的手搟面;一個小碗里是黑色閃著油光的炸醬;另有四五個小碟兒,里面分別盛著黃瓜絲、心里美絲、豆芽絲、白菜絲和豆角絲等,只要客人微微頜首,跑堂的就把小碟兒里的“面碼”一個個折進大面碗中,于是叮叮當當一陣亂響,把食客的欲望調動得比外面的天氣還要熱烈。
不過,我秘制的炸醬可是與眾不同,獨此一家。它的主料是朋友送的日本醬,與黃醬和甜面醬配合而成。日本醬是大豆和大米發酵而成,加上海帶汁和魚汁,味道格外鮮美;黃醬是大豆和面粉制成,咸味較重;而甜面醬是面粉制成,甜度較高。三種醬配在一起,不僅風味愈加豐富,營養價值也非常可觀。
說起我家炸醬的配料來,那也是精彩得很。排酸冷藏級豬肉餡或牛肉餡是必不可少的,蔥花、辣椒粉、花椒粉、咖喱粉作為調料,加一些鮮筍、香菇、鮮毛豆做配料,最后加雞粉和動物脂肪加香,嘿嘿,想想就夠流口水的水平吧!用這東西饋贈朋友,可是極受歡迎的呢。
在工作一天之后,誰還想在廚房當中煎炸烹炒呢?這時候,炸醬面就表現出它的天然魅力啦。只需要花五分鐘煮上一碗面,同時用另一個鍋焯幾把豆芽、白菜絲、雞毛菜、豇豆段等蔬菜,再洗一根黃瓜、半個蘿卜切了絲,放在一個大盤子里。此時,把八成軟的面條撈出來用涼開水過一下分放在大碗里,所有的烹調工作就大功告成了。
剩下的事情便極度簡單——舀兩大勺事先備好的炸醬,隨心所欲地夾幾把菜碼,用醬拌勻,就可以滋溜滋溜地開吃啦。說起來,這炸醬面不僅做起來簡單,吃起來也很健康。肉、豆制品、蔬菜、糧食一樣都不少,有蛋白質互補作用,有維生素b族供應,有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營養上頗為豐富全面呢!若是用雜豆面條代替精白粉面條,那口感就更加涼爽,營養價值也就更高。
假如還覺得不夠味的話...我趴在您耳朵根兒上悄悄說個秘密:吃面的時候嚼兩瓣生大蒜,特香,還有助于食品衛生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