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我國商品住房大量建設,住宅聲環境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早在1988年國家就頒布了《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118-1988),并于1993年我國頒布了《城市區域環境
噪聲標準》(GB3096-1993),分別規定了臥室、起居室(廳)內的允許
噪聲級,隔墻、樓板所應達到的隔聲量等指標和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
噪聲限值。這些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對居住聲環境品質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
但是,開發商和建筑設計單位對聲環境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居住環境日益增長的需求,甚至不斷出現新建住宅因受
噪聲干擾或隔聲質量太差而引起糾紛的案例。住宅聲環境受到破壞主要表現有:
1.城市交通噪聲日趨嚴重。城市干線、高速公路、輕軌線路越建越密,交通要道附近因出行方便,成為房地產開發的熱點。據2006年
北京市環保局統計,北京受交通噪聲干擾的居民小區達40%之多。隨城市的發展,機場、鐵路、航運等噪聲干擾日益顯著,出現因機場擴建、鐵路提速、碼頭航運等噪聲問題居民上訪事件。
2.住宅墻體、樓板的隔聲質量有下降的趨勢。住宅建設中禁止使用粘土磚(俗稱紅機磚)以保護耕地,轉而采用新型的輕質板隔墻,墻體越輕,隔聲性能越差,再加之有些建筑設計師對隔聲問題重視不足,承包商提供“以次充好”的墻體材料,造成諸多嚴重影響居住的私密性的隔聲問題。樓板隔聲問題也很普遍,混凝土樓板隔絕腳步聲、跑跳聲、拖動家具等撞擊聲的能力差,加之房間面積變大使樓板面積也增大,樓板更容易振動,還有樓板內可能埋有電管、網線管、采暖管等大量管線,空洞增多,質量減小,樓板隔聲問題相當突出。
3.住宅配套設備噪聲有增多趨勢。電梯運行聲,地下室水泵的嗡嗡聲,空調室外機的轉動聲,樓內供暖機組的振動聲,通風機的嗚嗚聲,變壓器的蜂鳴聲,PVC下水管道的沖水聲,發電機的轟鳴聲,地下污水泵排水聲,水龍頭用水時的水管吱吱聲,關門時的咣當聲等,使人們的安居環境受到極大的干擾和破壞。
4.居住區內環境噪聲問題,如附近工地的夜晚的施工聲,樓下底商夜晚營業的喧囂聲,居民區內深夜還在燈紅酒綠的歌舞廳聲、酒吧聲、迪斯科舞廳聲等,在這樣的環境里居住,住戶何堪忍受!
聲環境質量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醫學證明,長期噪聲容易引發神經衰弱、失眠等精神障礙,甚至誘發血壓、心臟、胃腸等慢性疾病,尤其對懷孕期間胎兒的健康、嬰幼兒聽力的發育和專注力的培養、腦力工作者的安眠修整、疾病患者的靜養康復都存在較大潛在危害。因此,不良的住宅聲環境容易引發住戶的強烈不滿,若再與土地開發、動遷補償、建筑質量、房價過高等目前的房地產熱點問題交織在一起,甚至會升級為利益沖突,發生群體事件。北京出現過因機場擴建航空噪聲問題引發的居民集體投訴、上訪事件,出現過因快速路交通噪聲問題狀告市政要求治理補償的事件,出現過因供暖水泵噪聲拒交物業費而對簿公堂的事件,出現過因隔墻不隔聲業主集體召開新聞發布會大鬧開發商的事件。這些事件都是建設和諧社會主旋律中的不和諧音,都是居民、開發商、政府不愿看到的。而且,這類問題一旦發生,受到結構條件、施工難度、造價高昂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難根本解決。
政府十分重視住宅聲環境問題,國家、省市及各部委多次組織專家單位召開研討會,研究相關對策。作為
北京市環保局、建設部標準司等政府職能部門的專家單位,清華大學建筑物理實驗室參與了《北京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88J建筑隔聲標準化圖集》等法規、標準、規范的修訂工作,切實感受到政府為了保障良好的居住聲環境,從開發、設計、建設的源頭上進行宏觀控制的基本思路。北京市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其中第十一條明確指出,居民住宅樓內不得設置可能產生噪聲污染的餐飲和娛樂場所,銷售新建居民住宅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明示所銷售住宅的建筑隔聲情況及所在地聲環境狀況。并將這一點寫入北京“十一五”環境規劃,可見北京市政府在促進居住聲環境品質不斷提高的決心和力度。正在修訂的《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將于今年發布,住宅隔聲設計標準有較大提高,以進一步適應人民對聲環境品質不斷提升的需求。華北標準化辦公室2004年推出的《88J建筑隔聲標準化圖集》為住宅提供了符合國家規范隔聲材料及其詳細作法,為相關法規標準的執行提供了技術基礎。
噪聲控制,噪聲治理
上一篇:
多住戶公寓樓的安靜之道
上一篇:
怎樣創造綠色的室內聲環境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