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海報
相較于3年前《集結號》上映時的低調,馮小剛對即將于7月22日上映的《唐山大地震》可謂信心十足。從最早的“5億票房”到自稱“在電影商業上獨孤求敗”,馮小剛一路高調走來,理直氣壯地向公眾宣示著自信。昨日,馮小剛又大肆夸贊老婆徐帆的演技,甚至將她比作女版的達斯汀·霍夫曼。面對“會不會夸過頭”的質疑,馮小剛犀利地回應,稱自己從來沒有“理直氣壯”地說過假話,而且自己過往預測票房從未落空。“我并不是從來沒有說過假話,但我會盡可能地講真話。我說假話絕不會理直氣壯,都是很心虛的,心虛到你們一看就能看出來我說得言不由衷。”
夸老婆 堪比奧斯卡影帝
徐帆在《唐山大地震》中扮演龍鳳胎的媽媽李元妮,她的戲份貫穿始終,是撐起整部戲的關鍵人物。馮小剛對徐帆在片中的表演十分滿意,稱她奉獻了從影以來最高水準的演出。“帆子拍過的影視劇里,電視劇《一地雞毛》、《青衣》,電影《不見不散》、《一聲嘆息》和《大地震》都是能代表她表演水平的作品,但最出色的還是《大地震》,她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電影的魂。”馮小剛與徐帆夫妻多年,卻很少在公眾場合如此夸贊徐帆。馮小剛解釋說,自己以前也常夸,只是沒有當著媒體的面而已。
這次既然打定主意要表揚,那就“表揚到底了”,馮小剛甚至不惜用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做比較。“徐帆長得漂亮這是不用提的了,演技上,她是中戲和人藝培養出來的,表演很扎實。她是個好演員。一個好的演員,平時看起來稀松平常,但一上銀幕就變了一個人,就像達斯汀·霍夫曼。”馮小剛稱自己絕對不是因為徐帆是自己媳婦才這么說,“到時候觀眾會去電影院看的,我要是胡說,他們會說我吹牛。我從來不吹牛。”見馮導不遺余力地夸老婆,有記者轉頭就向徐帆問起馮小剛的優點。徐帆剛笑著說了一句“這叫我怎么說呢”,馮小剛馬上把手搭上徐帆的肩膀。“這事兒一會咱們回家說”,一句話阻止了徐帆的表揚。
說票房 我的預測從未錯
《唐山大地震》拍完不久,馮小剛就將票房目標鎖定在5億元人民幣。5億元,是國產電影票房從未曾企及的高度,馮小剛這一豪言立時引發了媒體和電影界業內的質疑。面對質疑,馮小剛頗為不爽。“為什么我一說票房5億,就有人寫‘引來媒體一片質疑’,感覺是說我在吹牛。”馮小剛說,他以往提出的票房目標,每一次都落實了,都沒有落空過。他甚至向媒體提問:“以往都是你們提問我,今天各位媒體的兄弟姐妹能不能也回答我一個問題,我說的票房目標,有哪一次沒有落實的嗎?”在場媒體回想之下發現的確每次馮小剛定的票房目標最終都達到了,于是回答:“沒有。”馮小剛聽了十分開心,激動地站了起來向大家脫帽敬禮:“都是實誠人,講的是真話。我謝謝大家!”
馮小剛表示,《大地震》5億的票房預估其實還是保守的。他強調不論是票房預估還是夸贊徐帆的演技,他說的都是“理直氣壯”的真話。“我不是沒說過假話,畢竟我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但我會盡可能地講真話。我說假話絕對不會理直氣壯,那都是很心虛的,心虛到你們一看就能看出來我說得言不由衷。”
看挑戰 歡迎同一天上映
早前馮小剛曾放出豪言,稱自己的電影在市場上獨孤求敗,頗有種高手寂寞如雪的感覺。不久前,《決戰剎馬鎮》的年輕導演李蔚然就宣稱要挑戰馮小剛,稱不明白為什么馮小剛會自認為是獨孤求敗。馮小剛昨天聽到轉述后顯得頗為興奮,一拍桌子:“太好了!歡迎來挑戰!我們的片子7月22號上,要挑戰的趕緊跟我們同一天上吧!”事實上,《剎馬鎮》的檔期早已確定,將在6月底上映,與《唐山大地震》拉開了幾乎一個月的時間間隔。而院線的排片表顯示,超過20部國產電影扎堆兒在6月上映,讓7月的檔期顯得十分空閑。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產小片爭相擠進6月,就是為了躲開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至于李蔚然導演關于“馮小剛獨孤求敗”的困惑,馮小剛昨天笑言:“現在不是不明白嗎?那就跟我們一天上,上完他就明白了。”“那你會不會去看《剎馬鎮》?”今年有兩部片子要上映的馮小剛一揮手:“沒那工夫……”
談電影 不怕文戲怕地震
《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余震》,反映了地震發生后32年里,一個家庭愈合心靈創傷的過程。影片反映地震的場景并不多,反而是講述地震后32年間人物變化的文戲占了很大的比重。馮小剛昨天表示,《大地震》最難在于制作地震部分的特效,“文戲部分我并不擔心。扎實的劇本、演員的表演功力都在那兒擺著。”地震部分的重頭戲是要展現唐山被夷為平地的一幕,因而要重建70年代唐山的模型。馮小剛為此找到了好萊塢的特效公司,對方讓他去新西蘭找給《指環王》做特效的公司,對方給出的最低預算是2000萬美元。《大地震》1億零500萬的投資額度根本不夠花,最終只能請特效公司做模型,后期再想別的方法完成。那么,《大地震》究竟會是部怎樣的片子?馮小剛說:“說起史詩電影,好像現在所有的電影都冠上這個名頭,觀眾都麻木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部史詩電影,我只是記錄了這樣一個家庭,在地震中受到了傷害,最后終于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