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有棱角的人,我不會因為現在成了明星,在這一點上有所改變。我不會為了外在的東西丟掉珍貴的本性,在這方面圓滑是手段,有時候可以使用,當觸及原則問題的時候,這種圓滑是不需要的。”
釆訪當天,陳坤依然有點頭暈,這是醉酒后遺癥,雖然此時離那場酒局已有兩天之遙,“我這點兒酒量,只能在小飲幾杯后笑瞇瞇地望著那些高手們豪飲。”
兩天前,陳坤和朋友為施南生辦了一個生日Party,“我這十年一直被別人照顧著,十年來,頭一次這么正式和隆重的去為別人做事,體會到了這十年被別人照顧的感動。”以前的陳坤很少參與這種事,也不關心。想要為朋友付出,這種改變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發(fā)生的,“我也不想讓自己的生活那么的文藝青年,我現在的年齡到了要負責任,踏踏實實做事情的時候了。”
4年前釆訪過的陳坤和眼前的陳坤差異非常大。
那時的他不論笑得多么開懷,都掩飾不住眼睛里那抹憂郁,曾抱怨過快的生活節(jié)奏磨鈍了他的感受,“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比如陽光是否照在身上不那么敏感了” 。過得不是很快樂。事業(yè)上的成功,不在他的預計之內,“打亂了原本的生活步伐”。也不喜歡別人說他長得帥。“那樣會讓我更自卑,演了這么多年戲,如果別人還只注意我的外表,讓我覺得自己還是走不出花瓶的影子。” 導演吳子牛說:最初選定陳坤演《國歌》中的聶耳,完全是看中了他憂郁但不失剛毅的氣質,沒想到現在他居然被定位為青春偶像。我想,陳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不致沉湎在青春偶像里不能自拔。
30歲的陳坤強調,“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實力派,只是這張臉太偶像了。”因此拒絕進入任何一樁娛樂事件,“對于很多喜歡娛樂、八卦的讀者來說,我是缺少話題的、呆板的人。我不相信一個演員能被所有的人喜歡,也不相信整個社會都只喜歡某種類型的人。”他不滿于自己在媒體面前充當的角色——多一個我不多,少一個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