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四川省成都市環科院獲悉,由成都市環科院編制的《成都市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環境保護篇》(以下簡稱《規劃》)現已完成。
目前,災后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災區即將進入發展振興階段。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災區發展振興思路、規劃大綱要求和國家汶川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作協調小組意見,成都市環科院迅速組織技術力量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并在原有的災后恢復重建規劃與環境基礎設施和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的基礎上,重點規劃縣級以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內容。
據介紹,《規劃》以2010年為基準年,規劃期限為2011~2013年;規劃范圍為成都市環保系統以及納入國家《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縣4個重災縣(市);重點包括確保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安全、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強化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切實改善環境質量5方面。
《規劃》項目總投資3.86億元。其中,環保系統自身能力建設項目26個,總投資3.22億元;城鎮污水處理項目1個,計劃投資2300萬元;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建設項目3個,總投資2950萬元;重點小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項目2個,總投資920萬元;生態保護與恢復項目2個,計劃投資230萬元。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的完成將為災區發展振興、環境綜合整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自然生態保護,以及提升環境監管水平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
中國環境報記者 辜迅 通訊員 古地洋 成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