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來歷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6-17 訪問:次
環保作文: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引舟竟渡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吞食他的身體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起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洗吧端午屆的龍舟竟渡河池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連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短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上一篇:收廢品的老人
上一篇:解說端午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