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信宮燈的漢代宮女造型身姿妙曼,頭上梳髻,身穿漢代曲裙深衣,衣袖寬大,跪地執燈。頭略向前傾斜,目光專注。
上海世博園河北館展出的長信宮燈為復制品,真品于1968年在河北省滿城漢墓和金縷玉衣一起出土。長信宮燈被譽為“中華第一燈”,是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據了解,漢代的青銅燈具絕大多數是燃油燈,當時的燃料主要是動物油脂,而且油脂和燈芯同在一個燈盤里面。雖然點燈時燈盤里面的油脂沿著燈芯慢慢上升到火焰里,但是仍然會有一些沒有完全燃燒的炭粒和燃燒后留下來的灰燼隨著熱氣流揮發,造成室內煙霧彌漫,污染室內空氣和環境。長信宮燈則解決了這一問題,宮女右臂下的燈盤點燃的時候,燈燃燒排放的煙通過右臂被吸入中空的人體內,絲毫不影響人們對燈具的觀賞,反而由于燈火的映照,增添了宮女形象的美麗,達到了使用與審美的完美統一。“中華第一燈”集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于一身,突出了我國古代的環保理念,與世博會推廣的低碳理念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