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
為了讓渾濁的浦陽江變清,諸暨市刮起了一場環保風暴。
昨天“浙江嘉紹杭湖環保行”活動走進諸暨,體會當地在環境治理上的強度。
46家挖沙洗沙企業關停
浦陽江環繞諸暨,是一條山溪型河流。近年來,因為污染嚴重,這條諸暨的“母親河”變得渾濁骯臟。
4月中旬,諸暨環保局檢查人員趕往浦陽江,把沿線角角落落都翻了個遍,結果讓人吃驚——共有大大小小53家挖沙洗沙企業,其中僅7家經過審批,其他46家企業都屬違法。
這場環保風暴的目的很明確,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讓浦陽江變清。“如果
全市只有一家化工企業
“我們整個諸暨,只有一家化工企業。”孟桂明說,從10多年前起,諸暨環保部門就保持一個傳統:只要是化工企業,一律不批。
如今,那唯一一家化工企業,規模也正越縮越小。
孟桂明等幾任環保局長有句口頭禪,“可批可不批的項目就不批,可關可不關的項目就要關。”
孟桂明說,關停和不批某些高污染行業,最終目的是希望引導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促使企業投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企業排污權要掏錢購買
據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說,諸暨是我省實施總量控制的重點地區之一,且本身環境容量十分有限。
排放污水先要掏錢。在有限的環境容量壓力下,諸暨率先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有償購買。
2008年底,諸暨市要求全市468家企業申購了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申購資金一度達到1156萬元。
在經濟杠桿作用下,當地紡織印染行業主動節能減排。以富潤控股集團為例,現在一天排放6000多噸污水,經過化學需氧量等凈化處理后,能回用3000噸左右中水。(黃渭 洪慧敏)
責編:王宇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