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耗原始森林木材、不污染環境,在今天的公眾開放日活動上,太陽紙業董事長李洪信表示,利用當地獨特地理優勢使污水排放指標低于最嚴格的國家和地方標準,截止目前,太陽紙業在環保上的累計投入資金已達到14億元。
出境水質低于南水北調要求1/3
泗水河是我國最大的一條自東向西的“倒流”河。河水由北向南邐迤穿過太陽紙業所在的新兗鎮注入南四湖。
由于南四湖是南水北調東線的天然水道,山東省規定即便在核心和重點區域以外也要執行外排廢水濃度COD(化學需氧量)每升100毫克的標準,而國家標準則是每升120毫克。
但據泗水河兗州出境點監測數據,太陽紙業經過處理后排放的中水COD含量僅在每升30毫克左右——比目前黃河、長江的水質還要好——這個指標甚至低于山東省對南水北調核心區域規定的每升40毫克的指標。
記者了解,截止目前,太陽紙業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十余處,合計處理能力已達20余萬立方,而噸紙成本中環保投入占比則達到13%。中國造紙協會副理事長兼中國造紙學會常務理事長曹樸方認為,太陽紙業廢水處理能力在國內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并超過歐盟的治理水平。
化機漿廢水“零排放”成為國內同行業第一家
此前一年,該項目連同“環保書本紙”、“亞光澤涂布印刷紙”三個項目順利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化學機械漿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發”項目由太陽紙業與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制漿研究院合作實施,運用化機漿濃廢水與化學漿黑液混合處理的模式,對關鍵技術設備進行改造,實現了化學機械漿廢水的零排放,具有環保、節能和廢物資源化利用等特點,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