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縣政府辦公室通訊員孫川)
吉木乃縣將環保的各項工作列入2005年縣委1號文件百件實事中,使環保工作得到了進一步落實,特別是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推出新舉措,有效改善和保護了農村環境。
一是大力開展沼氣池建設。今年,全縣共建有8個沼氣池。通過沼氣池建設,充分利
用了農業桔桿和牧畜糞便,這不僅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推行了清潔生產,而且更大地改善了農村的生活生態環境,使吉木乃縣生態環境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二是積極推行生物滅蝗。吉木乃縣認真總結2003、2004年蝗蟲防治工作經驗,在做好化學防治的同時,積極與當地農牧民密切合作,推行生物防治,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今年7月份,共在北沙窩蝗災區投放雞苗2000只,鵝200只,招引3萬余只粉紅椋鳥,完成生物治蝗8000余畝。推行生物滅蝗,不僅可以減輕對蝗蟲防治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可以大大減少藥物對人、畜的危害、對環境的污染;同時,雞、鵝長大出售還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促進農牧民增收。
三是深入開展“綠色村”創建活動。結合全縣在鄉(鎮)開展“新村杯”建設,積極在各村推行“綠色村”創建活動,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質量。目前,全縣已創建6個“綠色村”。
四是積極在全縣鄉(鎮)推廣環保節能型廁所——雙甕漏斗廁所,并安裝完畢33座雙甕漏斗廁所。雙甕漏斗廁所的結構簡單、造價低,取材方便,可有效降低傷寒、霍亂、痢疾等腸道疾病傳播,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同時,農牧民家庭可將發酵的糞便變成田間優質的農肥,即節約能源,又減少了對化肥的使用,使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2005年,該縣把環保宣傳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5·22”世界多樣性日、“六·五”世界環境宣傳日以及開展百日文化廣場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大環保宣傳教育工作力度。采取深入學校、進入社區、走上街頭,以環保知識有獎問答、文藝節目演出、發放環保宣傳單、設立環保咨詢臺、開展環保圖片展、懸掛環保標語、主管副縣長發表環保電視講話、開展環保知識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了環保知識、環保法律法規、環境道德規范等內容宣傳。共發放環保宣傳單3500余份,發放環保宣傳手冊50本,懸掛橫幅15條,舉辦環保文藝演出2次,開展環保圖片展1次,開展有機食品知識培訓班1次,宣傳人數達6500余人,使得環保知識深入人心,有效提高了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的環保意識。
據悉,今年吉木乃縣進一步加大城市綠化力度,城區綠化覆蓋面積達173.08公頃,綠化覆蓋率達38.5%,實現縣城人均占有公共綠地面積9.57平方米。目前,該縣有地區級、縣級綠色社區各1個。此外,該縣充分發揮廣電、文化等部門的宣傳輿論作用,對群眾反映較大的、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及時進行輿論監督和跟蹤報道,有效的消除了污染環境現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