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萍 高杰
在全國率先開展鄉鎮污染報告制度試點工作的江蘇省丹陽市,繼推出讓廣大群眾對鄉鎮污染防治工作評頭論足的公眾參與創新機制后,又于今年建立了民間環保巡查隊伍。此舉不僅改變了環境監察“身單力薄”的狀況,而且使公眾成為監督排污企業環境行為的一支重要力量。丹陽市還把公眾參與引入建設項目管理中,讓群眾代表坐上了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的議席,面對面地對企業污染控制措施“挑刺”,使公眾參與延伸到對排污企業全過程監管之中。
為不斷拓展公眾參與的渠道,丹陽市開展了鄉鎮污染報告制度試點工作,每季度定期組織群眾代表,聽取一些重點鄉鎮領導匯報鄉鎮治污防污進展情況和環境質量狀況,并由群眾代表對鄉鎮領導的環境行為提出明確的整改措施,在下一次聽取匯報時進行現場檢查。公眾參與對鄉鎮污染控制的評判,有力推動了鄉鎮環保目標的落實。
為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彌補環境監察人員人手少、任務重的狀況,丹陽市今年在環境敏感地區建立了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群眾代表組成的民間環保巡查隊伍,重點對排污企業排污行為、主要河道水質狀況進行巡查。這支民間環保巡查隊伍采取不定時和晝夜守候以及重點蹲點等方式,對一批重點排污企業加強了現場檢查,使企業環境行為得到明顯改觀。
丹陽市開發區的化工區因為排污問題引發了廠群矛盾,當地村委會及時組織成立村民環保巡查小組,分批全天候監督企業的環境行為,使污染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對群眾發現有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丹陽市環保局盯住問題不放松,采取責令停產、限期整改及搬遷等措施,解決了一批企業的污染問題。
進入2005年以來,丹陽市還把公眾參與引入建設項目管理中,讓群眾代表直接參與建設項目“三同時”驗收。過去,丹陽市臺陽化工公司因廠群矛盾突出被列為“三同時”整改單位。在臺陽化工公司“三同時”整改以后,丹陽市請群眾代表和當地政府代表全過程參與環保設施驗收和現場檢查,使大家看到整改成果并填寫了評議表。丹陽市最近又把公眾參與引入企業生產項目的試生產核準中,不斷拓展公眾參與環境管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