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宜章縣人民法院集中執行力量,聯合縣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干部共30余人,對已受理的位于宜章縣境內的4家非法造紙廠非訴執行案進行強制執行。該縣群眾無不拍手稱快,“終于有人治治這幫黑心老板了”。這個場景是該院成立環境保護案件審理合議庭以來,為保護環境雷霆出擊的縮影之一。
環境司法首開省內先河
為加強環保執法,實現經濟可持續性發展,今年3月16日,該院成立了環境保護案件審理合議庭,統一受理、審理和執行轄區內發生的涉及環境保護的民事和行政案件。環保審議庭成立后,建立了聯絡員、聯席會議及信息通報制度;環保部門、環保審議庭以及其他環境執法協調機制。自此,開辟了湖南省在環境保護案件審理方面的先河。
環保審議庭成立半年多以來,共受理環保行政非訴執行案件10件,其中7件屬于重大環境污染案件,并且全部執結,占全部行政非訴執行案件的30%。由于環境司法在全國都算新舉措,因此在無太多經驗可鑒的條件下,該院創新執法,采取吹“集結號”的方式,多方聯動,壯大執行隊伍,適時重拳出擊,以鐵腕政策治理環境污染案件,做到執行一起,震懾一方。
雷霆出擊鐵腕治污
2007年下半年,受油價上漲的影響,“小煉油”有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廢舊輪胎煉油廠在宜章縣境內屢禁不止。這些煉油廠未辦理任何審批手續,產品低劣,生產中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滾滾濃煙、難聞的氣味以及劣質油的滲漏對空氣、地下水和周邊的農作物都造成極大的污染和損害,周邊居民及過往群眾怨聲不斷。對此,宜章縣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今年5月份,縣環保局在排查摸底后,對天塘鄉的3家小煉油廠作出了行政處罰及關停,但收效不大,這3家煉油廠依舊關了又建。宜章法院受理縣環保局的執行申請后,經環保合議庭審查,對3件案件分別作出了準予強制執行的裁定。
9月30日,宜章縣人民法院吹響“集結號”,聯合各職能部門近100余名干部,向天塘鄉挺進,對于該鄉境內3家非法煉油廠進行強行關停。該院這一為“環境”主持正義的舉措得到了周邊群眾由衷的贊賞。
環保宣傳預防為先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如果你發現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法院環境保護案件審理合議庭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將依照法律規定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2010年6月5日是第39個世界環境日,當天,該縣2000余名群眾接到了法院發出的環境保護法制宣傳冊。該院干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環境保護法》和涉及“水、氣、聲、渣”等污染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宣傳交流向群眾講解了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危害性,增強了群眾的環保意識和依法保護環境觀念,減少執法過程中的阻力,同時也向群眾傳遞了法院打擊環境污染的決心。通訊員 肖毅進 伍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