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 (CEQ) 前主席: 希望通過政府談判解決新能源糾紛
見習記者 段心鑫
北京報道
美國針對中國新能源行業的“301”調查仍在進行之時,來自美國的專業人士表示,這項調查在美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內并非“民心所向”,吸引來自中國企業的投資對這個行業來說才是更有意義的選擇。
美國白宮環境質量委員會 (CEQ) 前主席、科文頓紐約辦公室的高級顧問George Frampton Jr。在接受本報專訪時稱, 美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將繼續保持40%或更高的增長,美國政府也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優惠政策,這將對中國投資者產生積極影響。
從趨勢上看,中國投資者對美國清潔能源的投資已經開始從銷售領域轉向生產領域,未來中國清潔能源企業赴美投資將加速。
從銷售轉向生產領域
來自中國的投資呈現一個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企業想進入美國市場,并想在美國成立生產和組裝業務。
《21世紀》:在清潔能源領域,中國對美國投資的總體情況是怎樣的呢?
George Frampton Jr.: 我們需要區分對生產領域的投資和對銷售領域的投資,在可再生能源裝備和相關產品銷售領域,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收益已經遠超過了其實際投資。
舉例而言,無錫尚德在美國的“投資”有限,多數是對管理和銷售業務的投資,但其在美國的銷售量去年增加了10%。
中國企業現在也開始認識到,在美國成立生產或組裝設施所帶來的利益,如同美國和歐盟企業在中國生產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一樣。 最近,無錫尚德在亞利桑那州成立了一家生產企業 。
《21世紀》: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希望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呢?
George Frampton Jr.: 目前多數投資項目都是盈利的,中國的新能源企業已感受到了美國市場所帶來的可觀利潤。
如上所述,來自中國的投資呈現一個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想進入美國市場,并想在美國成立生產和組裝業務。
《21世紀》:您認為,美國政府對清潔能源會有怎樣的最新認識和政策?它們將對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GeorgeFrampton Jr.:美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將繼續保持40%或更高的增長。持續的稅收優惠、多個州政府對更高的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要求、貸款擔保和采購機制等激勵措施,以及企業和消費者對清潔能源和能源安全的持續需求將推動其增長。這些推動因素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者更有吸引力。
此外,由于歐盟國家的上網電價金額的降低,目前美國市場的可預期現金流和利潤比歐洲市場的要高。
“301調查”不會影響赴美投資
美國政府的反應是謹慎的,奧巴馬政府不希望與中國在世貿組織訴訟中發生大的口舌之爭。
《21世紀》:美國針對中國清潔能源政策發起了反補貼調查,您如何看待其對中國在美投資的影響?
George Frampton Jr.: 根據美國法律,任何人均可提起類似于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針對“不公平貿易補貼”所提起的申訴。美國政府的反應是謹慎的,其重點僅針對風能。這給出了這樣一個信號:奧巴馬政府不希望與中國在世貿組織訴訟中發生大的口舌之爭。
此外,美國的可再生能源行業對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申訴也并不完全認同,這個行業需要開放、公正和公平競爭。希望這一事件可以通過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合作完成,而非雙方政府間的長期的世貿組織訴訟。
《21世紀》:另外,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中國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遇到了困難,這會影響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嗎?
George Frampton Jr.: 我個人認為,與進入美國股票市場的技術要求或障礙相比,這些困難更多與企業的商業前景有關。舉例而言,一些有名的美國本土企業——比如Solyndra公司——也宣布了IPO,但后來又退市了。
進入美國資本市場的能力不應對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產生重大影響。首先,中國企業可以選擇其他融資渠道,例如進入亞洲股票市場或者尋找其他投資人。 一家非美國企業能否從其在美國的投資中實現低風險的良好回報,并不是由其在美國股票市場的“上市”能力來決定的。
《21世紀》:就對美國清潔能源的投資而言,中國企業應注意哪些問題?
George Frampton Jr.: 首先,要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和正確的投資架構,例如,決定是否成立你自己的子公司,或者收購合作伙伴、成立合資企業,或者進行資產收購。當然,你還要聘用正確的美國管理人員和選擇正確的投資銀行,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
其次,確保你能夠有效地從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獲得監管和其他批準,對相關市場和美國政府的優惠政策有深入了解。在為生產性設施或項目選址時,要清楚如何與聯邦、州和地方實體進行獲得最佳的“一攬子交易”的談判。這可能需要讓不同的地方機構和潛在合作伙伴為獲得你的投資而進行競爭。
最后,中國企業不僅需要了解美國的規則和機制,還要了解如何在實踐中應用這些規則和機制。這就意味著要擁有了解執行這些規則和機制的人的顧問。如同在中國一樣,在美國,了解決策者以及他們如何思考和行動同樣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