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已開通的新能源混合動力公交車 記者 劉普禮 攝
預計今年3月底、4月初,10輛云南制造的新能源公交車就將行駛上昆明的道路。昨日,全國人大代表、省科技廳廳長龍江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
談及云南自產的新能源汽車時,他暫時中斷談話,撥通生產企業負責人的電話囑咐:“我建議你們不用急,做得細致一點,不論是內在還 是外在質量,都要做好。把第一批車的質量抓好,讓它一炮打響。”
新能源車可實現自產
記者:你覺得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還需哪些支持?
龍江:希望國家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推廣,以減輕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以實現低碳。科技既要支撐發展,又要引領未來。
現在全國有10多個新能源汽車的試點地區,昆明也有新能源公交車在運營,但都是從省外采購的。當第一批 10輛土生土長的滇版新能源車投入使用后,我省將逐步減少從省外采購新能源車的規模。未來5年,我們希望大家都能開上云南產的新能源汽車。下一步還要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的電動汽車,現在樣車已經完成,就要在云南生產。
陽宗海砷治理效果明顯
記者:通過科技手段,陽宗海的治理已經取得成效,那么滇池的治理呢?
龍江:目前,陽宗海的砷污染治理已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幾個月監測的砷指標已經達標了,只是雨季時還是會有影響,因為污染源還沒有搬走。但就科技手段治理內湖水域來講,已經效果明顯。
滇池治理也如此。現在搞的是規模化種植水葫蘆,把水中的富營養帶走,再把水葫蘆打撈起來,實現資源化利用。福保的水上蔬菜也是把水 里的富營養吸收變為蔬菜的營養,值得探索。另外,還有濕地的建設,在濕地里培養不同的植物對滇池水起到凈化作用。滇池清淤出來的底泥 如何綜合利用,也是科技發揮作用的地方。
發展5個領域新興產業
記者:面對橋頭堡戰略帶來的機遇與調整,我省科技工作將如何開展?
龍江:橋頭堡建設不能離開科技,很重要的就是要引進來和走出去。面對這個機遇,我省的科技也要建立中國向西南開放的科技創新與技術 產業基地。
如何建呢?首先是以云南科技創新園為核心,依托云南現有的創新能力吸引國內外一些著名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業來云南建立分支機 構、研發中心和研發基地。只有自己有了創新能力,用自己現有的,再吸引國外的,兩者結合。在這樣的基礎上,支撐云南調整產業結構 ,轉變發展方式。同時提高對現有產業鏈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我們的經濟效益。同時,依靠科技創新能力培育具有云南特 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云南從自身實際出發,要大力發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先進制造和新能源汽車5個領域的新興產業。
據悉,我省正在加大力度建云南科技創新園。這和以往昆明的高新區、經開區不同,前者是以產業為重點,生產產品。而科技創新園以研 發為重點,是技術和研發成果的產出,產品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因此,今后我省不僅有產業聚集區,也有研發技術的聚集區。可以比喻成一個“智庫”或者人才聚集與技術創新的引擎、發動機,不斷地創造發展的后勁。它將拉動全省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繼而帶 動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
記者 王云 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