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藍輝龍 記者昨日獲悉,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繼今年1月份增設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后,目前正公開選聘環保顧問,以確保大橋建設期間各項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的落實,將環境影響控制到最低限度,并協助有關機構開展白海豚的監測和保護工作。
環保顧問須具獨立法人資格
去年11月份,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的聯合體,以131億元中標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這一中標價。目前,主體工程已進入全面啟建階段。由于港珠澳大橋工程施工技術難度大,所穿越的珠江口海面,是中華白海豚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范圍,大橋從開始論證至今,施工期間的環境保護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繼1月份增設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后,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近日正式公開選聘環保顧問,要求應聘對象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注冊資金在300萬元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并且具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證書》海洋工程乙級以上評價范圍證書。大橋管理局人士稱,環保顧問將直接向管理局負責,將深化大橋工程環評方案,保證大橋建設期各項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措施的落實,協助有關機構開展保護區白海豚監測和研究工作。
4至8月有限度施工
據了解,在2008年編制的大橋《工作報告》的36個課題中,有6個課題涉及白海豚保護、白海豚專項研究和保護費用高達1.2億元,當年農業部對白海豚影響專題研究報告的批復中,禁止在每年4至8月白海豚繁殖高峰期施工。
去年6月份,農業部組織專家,對《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初步設計階段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施工方案專項論證報告》作出評審,原則同意港珠澳大橋“在落實各項保護與緩解措施前提下,每年4至8月在保護區內有限度施工”,同時,要求盡快開展保護區白海豚監測和研究工作。
(編輯:SN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