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左延安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戴爽):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左延安在代表駐地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左延安介紹說,本次兩會他最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今年自己就提出了關于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及部分商業保險減免的建議。
建議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
左延安建議,國家在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環節上再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他說:“目前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如充換電站等設施在短期內還不能夠取得重大突破,這給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帶來一定局限性。現階段新能源汽車一般都是在城市市區道路上行駛,車速相對較低,一般不會超過70公里每小時,對第三方造成的危害也會相對減小,車輛損害也會相對較小。”
左延安建議,新能源汽車的車輛購置稅與車船使用稅全額減免;適當降低客戶交強險的費率標準,降低額度為現有標準的50%左右;適當降低客戶車輛損失險的費率標準,降低額度為現有標準的30%以上;適當降低客戶第三者責任險的費率標準,降低額度為現有標準的30%以上。
轉變現有新能源汽車補貼模式
近幾年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有一系列優惠政策出臺,例如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后對客戶有直接的補貼,同時在新能源汽車一些重大項目研發上也有立項補貼。左延安建議改善補貼模式,特別是汽車企業的研發補貼。
左延安說:“建議不要搞項目補貼,要看產品是否在市場上運行。例如有些企業只要能把項目拿到手就能把政府補貼拿到手,但拿到補貼的企業不一定能把產品做出來,而做出產品的企業又不一定能得到政府的補貼,這是不公平的。”
同時,左延安也希望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及試點城市所在的省份能夠盡快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這樣無疑會對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城市交通建設滯后
目前,城市交通擁堵已不單是中國一線大城市所要面對的“城市病”,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交通擁堵問題呈現擴大蔓延的趨勢。就此,左延安認為目前中國的高速公路、鐵路等建設是超前的,但是城市交通建設過于滯后。
左延安說,要解決交通擁堵的“城市病”,首先需要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而出行習慣的改變則要依托于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建設,比如人們出行時想坐地鐵的時候要有合適的地鐵可坐。同時,城市路網設計、智能交通管理也是十分關鍵的。只要動腦筋,城市病并不可怕。
針對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出現井噴的情況。左延安說:“目前我國汽車業發展的速度應控制在每年增長10%-15%最為合適,不能太快。汽車企業的責任之一就是要讓汽車、人和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