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鄭曉奕李新民
日前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關于電網建設的一些關鍵詞如“現代電網體系”建設、完善“區域主干電網”、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等引人注目。專家分析,未來五年我國電網建設將基于“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著眼“完善區域主干電網”,加速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加快建設“現代電網體系”。
力促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完善區域主干電網,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依托信息、控制和儲能等先進技術,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切實加強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增強電網優化配置電力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同時明確要求“加快大型煤電、水電和風電基地外送電工程建設,形成若干條采用特高壓技術的跨區域輸電通道”。
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兼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白建華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所謂“現代電網體系”實際上就是以“特高壓輸電”為核心、“依托信息、控制和儲能等先進技術”全力推進的智能電網體系。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旨在促進“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這表明國家在“十二五”把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問題提到戰略層面。
白建華說,我國經濟版圖的最大特征是能源資源集中在西部、北部,消費區域則集中在東部、南部,國家由此規劃并啟動了在西部和北部建設大型煤電一體化基地,在西南建設水電基地,在酒泉、內蒙古西部、張北等地建設大型風電基地,還有未來的大核電基地的能源供應格局。這必然要求“大規模、長距離的跨區域輸電”,未來的發展都將有賴于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
>>下轉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