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今天(31號)將舉行全區一次性開工最大規模新能源項目的開工儀式,這次開工建設的23個風電項目、6個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總裝機規模153萬千瓦,將再次掀起寧夏新能源開發建設的新高潮。下面我們連線現在在開工現場的中央臺記者李小雨。
主持人: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基本情況。
記者:我現在在寧夏的海原縣,一會兒在這里將舉行新能源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這是繼2009年寧夏太陽能光伏并網電站集中開工儀式之后,自治區組織的又一次大規模集中開工活動。這次開工建設的23個風電項目、6個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項目,總裝機規模153萬千瓦,投資140億元,為什么在寧夏一次性開工這么多新能源項目呢。其實昨天我來到這里,一路觀察來看,這里的地貌是平坦遼闊,荒漠化土地多,風和太陽能的資源豐富,人煙稀少,非常適宜集中連片建設大型風電場和太陽能光伏電站。這同時還能改善地方經濟,帶領人民脫貧致富。
主持人:寧夏目前為止新能源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今后有什么這方面的后續計劃嗎?
記者:截止2010年底,整個寧夏風電裝機容量突破10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達到11萬千瓦。隨著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進一步帶動了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已形成100萬千瓦的風機制造能力和10萬千瓦的光伏組件生產能力。
國務院“十二五”規劃綱要已將新能源產業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工程之一;寧夏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提出了加快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建設,擴大太陽能發電規模,并要將寧夏建成全國重要的風能、太陽能光伏產品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