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韓曙):近一段時間以來,世界糧食和能源價格高漲已經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而在今年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聯合會議上,兩大金融機構普遍關注高糧價給發展問題帶來的挑戰,并希望通過一系列努力減少糧食價格的“劇烈變動”,為糧食安全提供保障。
“在我看來,解決糧食危機的辦法是——應用更好的技術—讓農民進入市場—價格透明—減少浪費——更好的糧食儲備能力……”這是本次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年會上的一次關于糧食危機專題討論的宣傳片。世行發布的《食品價格觀察》報告預測,如果全球食品價格再上漲10%,將導致另外1000萬人口的生活水平降至每天1.25美元的極度貧困線以下。
因此在今年的會議上,世界銀行專門開通了24小時的網絡論壇,吸引公眾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并且通過視頻對高漲的糧食價格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討論,討論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可見糧食危機受到關注的程度之高。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發展委員會主席哈利法在16日該委員會舉行會議后強調,目前的糧食危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已經威脅到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他說:“我們非常關注在一些領域的過熱已經影響到了商品價格,特別是在糧食和燃料方面,這讓發展中國家面臨風險,特別是那些最脆弱的國家。全球金融危機和最近發生的糧食和燃料危機,減慢了最不發達國家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步伐。”
而來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喬塞特·希蘭女士則表示,高漲的能源價格和糧食危機互相影響,形成了棘手的局面,威脅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情況:“我們知道當能源價格上漲時,由于交通運輸和投入增加,糧食價格也會隨之上漲。我曾經在肯尼亞親歷過2008年糧食危機,我問當地農民,現在你們種地應該比以前多多了,因為糧食價格上漲了,你們可以賺更多的錢。他們回答說我們沒法種更多,現在他們承擔不起柴油或者是化肥的價格,因為油價太高了。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糧食和能源價格的雙重危機,我們以前從未看見過。”
面對危機,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此前的講話中提出過5點應對的辦法,包括繼續致力于減少糧食出口限制、增加世界糧食庫存情況透明度、支持人道主義糧食計劃、幫助各國更好地應對農業風險、為那些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有效援助等等。而在16日的發展委員會會議過后,佐利克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解決方案:“我們在生產方面還有一些應該做的事情,不僅僅是投資,而是要加強我們世行和國際金融公司對整個價值鏈的投入。從科研到種子,從灌溉到施肥,從庫存到市場。另外還能做的事情是進行負責任的土地投資,支持研究農業技術的組織等等。如果我們愿意,這將能夠成為機會,支持發展中國家提高收入和給他們提供機會。”
而與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斯基則強調,應該關注糧食和燃料價格對發展帶來的影響,讓發展中國家致力于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他說:“我們都知道,要消除發展中國家低收入人群的貧困,必須實現持續的快速發展。我們都擔心,高漲的能源和糧食價格將消減這些國家的進展。我們應該致力于包容性的發展,只有包容性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