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2008年曾經出臺過一項電力補貼措施,但是城市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有個研究表明,撇除全港耗電量一般慣性增長,補貼措施直接令一年內住宅用戶耗電量增長7%,增加了7億度用電量,相當于全港鐵路全年的耗電量。于是就有環保人士站出來聲討“電費補貼不如教人慳電”!
實際上,在香港現在就有十分專業的能源顧問行業,其就是專門教人怎么慳電慳能源的!通過傳播更科學節約的能源使用方法,對新型裝飾材料的推廣應用及在保證能源效益不變的基礎上,從而達到減耗、省錢的目的。相比那些形式多于實際的行為藝術,它將意識層面上的節能與環保直接對接到可操作路徑,在關于成本投資和長期效益到底該如何取舍的問題上,它促使深港兩地民眾思考:當環保觀念真正落入實操環節后,你肯不肯為它買單?
■ 深港探訪團——— 跟能源顧問診斷耗電大戶
減輕空調的工作負擔,根本在于阻擋室外熱量
Steve這天拜訪的業主住在赤柱,這是一個五口之家,住在2000呎左右的一個海景單位,每個月的電費是港幣2500元左右。電力工程師出身的Steve,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開辦能源顧問公司,長期服務于工廠和寫字樓,提供更優化的能源使用方案。近年來,接受他服務的對象慢慢擴大到一些中產家庭用戶。
接待Steve的是黃師奶。Steve一進門就發現,她家的房間格局其實是很通透的,只要打開窗戶就能吹到習習海風,只是連排臥室全部西曬,一到下午就十分炎熱。即便裝上三層隔熱窗簾,臥室內還是必須打開空調。所以她家的電費中,空調占了六七成的比重。因此,要省電,首先就得先從空調入手。
最優化的能源使用方案,要從能源效益根源入手。專業的能源顧問,是不會通過教人不開燈不開空調而節能的,而是優先考慮怎么樣在保持能源輸出的前提下,去減少能源消耗。Steve是這么跟黃師奶解釋的:“空調的運行原理是,如果你設定26℃的室溫,它就會把室內多余的熱能吸收掉排放到室外。室內的熱能從哪里來呢?除了照明、煮食和人體發熱以外,最主要的就是陽光通過樓房的外墻和門窗照射進來,所以要減輕空調的工作負荷,最根本的辦法是,阻擋外面的熱量進來。”
黃師奶對Steve的這番解釋表示明了,Steve接著向黃師奶說,“很多人會在家里裝上深色的窗簾,或者貼上深色的窗膜,感覺上是沒有那么曬了,實際上從能源的角度來講沒有多大用處,因為窗簾和窗玻璃都在室內,吸收了熱量之后還是會釋放出來,房間溫度一樣會升高,空調還是要運作。顯然,必須從房屋的外側想辦法。”
Steve向黃師奶介紹了兩款市面上新型的建筑材料,一款透明的窗膜和一款外墻涂料。它們共同的作用是,可以把陽光中95%以上的紅外線反射掉,直接將熱量拒之門外。而這種可以用在墻體和樓板上的涂料有各種顏色和質地可選,不需要向房屋署申請改變建筑外觀,更沒有特殊的操作技巧。根據檢測,經過改裝之后的房屋,可以降低60%以上的空調耗電。
用電磁爐煲湯要比煤氣和電熱爐的熱效率高兩倍
解決了空調系統之后,接下來就是照明系統。Steve向黃師奶推薦的是高科技納米反光板。這里涉及到一個“流明”的專業概念,他是這么陳述的,“傳統的燈管是圓柱形的,燈泡是球形的,光線會朝360度照射,其中射向天花板和墻體的一半以上流明就白白浪費了。以往的燈罩都會涂上白色或者銀色的金屬漆,希望盡可能地反射流明。實踐證明,這些涂層很容易剝落并且反光率不到80%。而現在的高科技納米反光片,它的反光率可以達到99.6%以上。這樣一來,光源的光線就可以很好地聚集起來照明,原先需要三根光管才能有的發光度,現在只需要一根光管了,自然就達到了節能的目的。”Steve的公司曾經做過一個寫字樓項目,原本一個月電費要2000港元,用了這種納米反光板之后,直接降到了800港元,節能效果相當明顯。
Steve走到廚房,黃師奶正用電動的紫砂鍋在煲湯。香港人餐前必喝湯,而且是慢慢熬燉出來的濃湯,煲湯實際上也是家庭里面很主要的一個用電環節。Steve給黃師奶的建議是,改用電磁爐煲湯,放棄使用煤氣或電熱爐具。因為傳統爐具熱效率在40%- 65%之間,而電磁爐的熱效率普遍高于80%。它無需熱傳遞過程,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能量損耗。
Steve在黃師奶家中逗留了兩個小時,收取了2000元的顧問費。這個費用中包含了未來一年時間里面的定期回訪、統計改造之后的用電情況等。在Steve給黃師奶提供節能改造方案的同時,將他所屬公司的一些產品,連同市面上其它同類產品一起進行了推薦,包括價格、功能、購買地點等,沒有偏頗,十分詳盡。“作為專業的能源顧問,是一定要避免利益輸出。我們是收取顧問費的能源工程師,而不是兜售產品的推銷員。”Steve如是說。
通過此次能源顧問服務,黃師奶感到十分滿意。按照Steve的方案,她家的電費可以節約30%-50%。
■ 深港能源與環保心態觀
能源顧問初入香港中產家庭,普通家庭仍靠物業實施減排
兆豐科技算得上香港最早做能源顧問業務的企業之一,它的日常工作就是為廠商、大廈業主、物業管理、建筑師、總承建商、機電工程承包商等提供電力系統、空調系統、生產系統、照明系統的節能方案。工程師會根據客戶規模、運行年期、運行狀況、使用材料等進行分析,找到耗能的癥結,然后給出綜合性建議,這個方案可能是短線的也可能是長線的,要看哪一個更有利于改善客戶的經濟效益。
香港中電集團也于近年設立了“商業客戶中心”,專門為中小企客戶提供能源審核服務,并介紹各式高能源效益設備,度身定造節能方案。集團還會不定期舉行一些研討會和最新科技展覽,讓中小企業掌握最新環保信息,宣傳環保知識。
兆豐科技負責人黃兆輝近幾年發現,隨著綠色環保概念的推進和普及,越來越多的香港人意識到能源危機,能源顧問行業也得以逐步滲入普通家庭用戶,尤其是受教育水平較高、屋宇耗電比較大的中產及以上家庭。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鐘兆偉在批評港府電費補貼措施的時候,很明確地表示,根據港人用電習慣,一般住宅有近六成電力用于冷氣方面,特別是夏季長開冷氣的情況更嚴重,加重了空氣污染,又增加碳排放。市民用電用慣了補貼電費,從某種程度上講是縱容了這種浪費,那還不如切實加強省電減碳措施。
在針對普通家庭用戶方面,南都記者了解到,香港工業總會有一個“Q嘜環保管理計劃”,頒給一些物業管理公司。“Q嘜”商標是超過30年歷史的一個優質認證,在環保法例的執行程度方面要求非常的嚴格。物業公司獲得這個認證之后,需要每年制訂綠色目標,認認真真地做一些環保舉措和活動,工總會定期派人實地審批。例如香港信和物業管理,它在2008年獲得“Q嘜”,首創全港8000平方呎的垂直植物墻,用來降溫和過濾空氣,而旗下的兩座住宅樓,玻璃窗全部貼上了反光貼,盡管這樣成本十分高昂,預計要四年才能回本,但是可以讓每家每戶的室內溫度降低2-3度,兩年就節省了空調用電兩萬度。
深圳家裝幾無能源節省意識,豪宅引入智能化系統只為舒適
深圳目前是否也有能源顧問行業存在,或有從事同類工作的專業人員呢?南都記者撥打114查無相關記錄,走訪了數家物業管理公司也一無所獲。海大裝飾、博洛尼鈦馬赫高級家裝回復,公司設立有環保部門,在對房屋環保性能進行把關之余,如果業主提出要節能減排,就會一并考慮進去,但是“這樣的案例只是極個別”。而名雕丹迪別墅設計院透露,他們會和一些做智能化家裝的科技公司合作,在中高端業主的家中,通過一些智能化系統實現環保節能。
記者按圖索驥找到了深圳漢莫電子科技公司,負責人莊建峰表示,確實有做過這樣的案例,但智能化家居的初衷是為了提供更高效舒適的生活,而非指向綠色低碳。莊建峰介紹,要達到省電的目的通常有兩種途徑,像香港兆豐科技的做法是材料的改造,另一種方法則是“控制”。例如說,現在有一種“存在技術”比之前的“聲控”更高級,它可以感應到人的存在,人在了,它會亮著,人走開了,它就自動關掉,或者把亮度降低到一個設定的范圍,節能的同時保證照明需要。又如在別墅里面,有大天窗和大落地窗,可以安裝自動感應系統,當光照到達設定值的時候,會自動關閉,拉上窗簾,而太陽照度沒有那么高了,就自動打開,實際上也是取得了節能的效果。
深圳秀城設計設計總監陳穎表示,做家裝時會向業主建議使用一些新型的節能設備,例如LED燈和變頻空調,有中央空調系統的還可考慮加裝熱交換裝置,“在普通家庭中,照明用電占到總用電總量的25%,這個比例非常大,所以使用減少耗電量和環境的照明解決方案很重要。一個L E D的價格可能是普通燈泡的10倍以上,但是它能耗直降70%,并且不含對環境有污染的汞,絕對是家用照明的未來。”
多數公眾不愿為節能買單,浪費為榮仍是中國實質社會邏輯?
遺憾的是,不管是材料節能、設備節能還是通過控制的手段去節能,這些專業的和非專業的能源顧問們要走進千家萬戶,還是吃到了不少“閉門羹”。黃兆輝坦承,一是專業工程師收費較高,公司也沒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去維護,二是普通民眾用電量相對較少,大多不能接受大額度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收回的前期投入,所以目前還不能展開大范圍的屋宅改造計劃。
莊建峰和陳穎也表示,一般的家庭客戶對節能的關注度并不高,要讓深圳的每一個人都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心,現在看來不太現實。對于高端業主而言,他們采納智能化方案,主要是為了生活起來更方便———走到一樓的時候不需要返回二樓去關燈———而不是為了省那一點點電,“他們根本不會在意你幫他們省了多少電費”。而對于中低端的業主而言,如果告訴他整個家全部安裝LED燈需要花費上萬元,絕大多數人肯定斷然拒絕。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社會學教授于長江認為,能源顧問行業在香港出現再正常不過,因為這是一個“特別典型的、屬于成熟的現代社會的行業”。他表示,在歐美、日本和我國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環保已經從意識形態變成一種“民俗”,就好像人們拎著竹筐去買東西就會特別自豪,他們覺得自己是個好公民,能受到社會的尊重。
而深圳為什么沒能出現能源顧問行業,相關節能設備也難以推廣呢?于長江稱,技術問題從來不是核心問題,價值取向和榮辱觀才是最致命的。“盡管意見領袖們整天不停地鼓吹環保,但是在深圳乃至整個中國,在實質的社會邏輯中,仍然是以浪費為榮,以高碳為榮,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浪費能力而不是節能。”
于長江說,在中國企業帶有種種痼疾的運作經營中,對于管理者而言節省能源從精力投放的角度來說不合算,投入產出比不合算,而事實上也沒有任何一個績效考核標準是針對“你在任時到底省了多少電”,甚至一旦涉及到資金運作和流動等財務問題格外的諱莫如深。在這樣扭曲的制度下,除非成為某種尋租方式,或者政府主導給予優惠補貼,否則很難真正推動能源的優化管理。而對于普通民眾,“必須得等到大家樹立了全新的倫理道德觀,覺得環保節能這件事特別酷而不是特別土的時候,才可能爭先恐后地都去當環保積極分子。”
■ 能源節約勘誤表
● 冰箱內放的東西越少越省電?
√ 冰箱內東西過少,熱容量就會變小,壓縮機開停更頻繁,累計耗電量就會增加。最恰當的做法是,放的東西大概是冰箱容積的80%,并且食品之間留有10毫米以上的空隙,這樣有利于冷空氣對流,使箱內溫度均勻穩定,減少耗電。
● 不看電視直接選“待機”而不關閉電源。
√ 一個普通家庭電器待機耗電量一天要4度!只是把開關關掉,或者待機,實際上省不了多少電,并且維持待機的電量還會積少成多。正確的做法是,在不使用的時候把電源線拔掉。除了電視,適用于其它所有電器。
● 煲湯一直保持“強檔”,或煮開后轉為“弱檔”。
√ 煲湯要又快又好,必須用文武火交替,才能把食材的養分“逼”出來,并容易煲到爛透。所以在“強檔”煮開之后,應該轉為“自動”。
● 選擇能耗級別最低的空調就可以省電了。
√ 空調的運作原理是把室內多余的熱能抽出來以保證恒定溫度,所以最根本的做法是阻止外來的熱量進入室內。可采用新型環保外墻涂料和窗膜可以有效阻擋紅外線。
● LED購買成本太高了,還是用普通白熾燈。
√ 宜家提供的數據顯示,每換用一只LED燈可以節省大約4歐元,一個普通家庭從傳統白熾燈換用LED燈一年,除掉購買成本大約能節省200歐元,減少二氧化碳排量580K G。
● 把水龍頭開到最小,讓水一滴一滴流到水桶里。
√ 水龍頭開再小,水表仍然能感應到流量,同時,自來水里含有氯,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如果水長期盛放在容器里,氯可能揮發,從而導致水里滋生細菌。
● 用爐灶中心小小的“火炬”來加熱飯菜。
√ 能不能節省煤氣要看熱效率和熱流量,而不是看火力大或小。適當選用二環火、三環火可以增加鍋底的過焰面積,提高鍋底的吸熱量,飯菜加熱會更高效。
采寫:南都記者 林絮
圖片:資料圖片
下期預告:自動販賣機能否代表城市的商業氣候?
自動販賣機能代表一個城市的現代化和節奏嗎?兩座同樣以國際金融大都市自居的城市,卻在這個城市細節上表現迥然不同。在香港,連CK、蘋果配件都有自動販賣,而深圳的自動販賣還基本停留在飲料和小吃的初級階段,擺設的意義遠大于實際。從“成年”到“幼年”,自動販賣機作為城市節奏的縮影,能否代表城市的商業氣候?它又折射了深港兩地怎樣的城市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