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兆鋒
通訊員 孫正海 王勇 報道
本報陽谷訊 企業進行節能改造,不用花一分錢,還能坐享節能改造帶來的效益。有這樣的好事嗎?
5月3日,記者在陽谷森泉熱電公司看到,兩臺鍋爐風機“嗚嗚”作響,不見有水蒸氣冒出。原先這兩臺鍋爐每小時排3噸水蒸氣,熱能白白跑掉了。安裝了高效余熱回收裝置后,水蒸氣里98%的熱能得到回收利用。“安裝這套價值100萬元的裝置,公司沒有花一分錢。”陽谷森泉熱電公司節能環保科科長來振杰介紹說。
森泉熱電公司受益于被稱之為“合同能源管理”的專業化節能機制。華創節能環保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孫興華介紹:“相對傳統的節能減排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一次巨大的革命。其運作模式是:節能服務公司根據耗能用戶量身定做節能改造方案,提供改造所需資金及相關技術支持,從節能效益中回收投資和收益。耗能用戶坐享節能改造帶來的效益,并獲得低風險、高效率的能源管理與托管方案,零風險,零投入,節能增效。”
合同能源管理把“節能技術升級和改造”當做有利可圖的投資,把節能變成了一項創造“綠色”財富的過程。來振杰介紹,華創節能環保科技公司根據節能技改的參數,給森泉熱電量身定做了高效余熱回收裝置,提供安裝、調試、維護等一條龍服務。所產生的節能效益雙方三七分成,節能公司得七。節能裝置運行5年后,無償歸森泉所有,節能效益雙方不再分成。高效余熱回收裝置安裝后,水蒸氣里的余熱用于鍋爐補水的加熱,能將補水加熱到70℃左右。森泉熱電每年節約標準煤2000噸左右,節約資金2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4000噸,減排二氧化硫400噸。
合同能源管理能有效刺激企業節能減排的動力。據介紹,華創公司已實施了8個節能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解決了8家企業在進行節能改造時面臨的資金、技術、信息等難題。年節約標準煤1.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二氧化硫3200噸。去年,華創公司分享節能效益4000余萬元。
陽谷縣節能辦主任王廣省認為,陽谷縣扶持發展節能服務產業,向浪費的資源要效益,能為上下游產業創造財富。一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成功實施,節能減排效果明顯,而且使介入項目的各方都得到收益,實現多贏。這包括節能服務公司、耗能用戶、節能設備制造商等。這種模式的市場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