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騎,就是20多年。
汽車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方便,也帶來了大量排放的汽車尾氣,無處不在的汽車噪音,到處塞車造成的長龍,人們開始重視環保,自覺參與環保行動。王偉就是這樣一名民間環保人士,20多年堅持騎車出行,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環保事情。騎車進社區做環保宣傳,登大南山撿垃圾,徒步到紅樹林清理灘涂,踏踏實實做,點點滴滴積累。
近幾年來,在城市的變遷中,深圳的自行車道從無到有,一度又銷聲匿跡,到如今曾經被擠占的自行車道日益恢復,王偉感受到了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他很高興自己的堅守漸漸成為一種時尚。現在王偉每天都堅持從寶安的家里騎自行車到赤灣上班,來回40公里。“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和影響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騎行隊伍里來。”王偉說。
做義工和志愿者是信念
2003年,王偉正式加入南山區義工聯。8年來,王偉先后獲得了深圳市五星級義工、廣東省五星級志愿者、南山區優秀義工、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優秀志愿管理者、三次高交會服務優秀義工、南山區環保大使、南山區義工聯愛心銀獎等榮譽。第26屆大運會將在深圳舉行,王偉早早就已經申請報名,如今已成為南山賽區大運志愿者的一員骨干。
“能服務大運會是我們深圳市民和志愿者的光榮,我要在奉獻的同時提高自己。”作為一名“老深圳”。王偉認為自己有責任與其他市民一起,向世界展示志愿者的風采,讓外國來客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深圳、了解志愿者。為此,從深圳確定取得大運會舉辦地以來,王偉參加了至今所有在南山開展的各類與大運有關的招募和宣傳活動。作為環保組組長,他也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帶領大家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動中來。
“深圳是第一次舉辦如此大的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場館可以新建,城市可以美化,但能否成功舉辦關鍵還在于人,而這些人中我們志愿者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是否給力、怎樣給力都關系到比賽是否圓滿。”王偉認為,作為城市志愿者,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每個人的質素也不一樣。作為組織者,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大運服務是他應該考慮和準備的,目前義工聯已經啟動了對下屬義工的各項技能培訓,希望通過所有志愿者的努力和付出,為深圳大運會圓滿成功展現“不一樣的精彩”。
本版撰文 南方日報記者 崔潔 通訊員 常分田 陳思思 林靜 曾國偉 攝影 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