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與科技部在有關新能源路線上的分歧,讓早已被剔除出局的混合動力汽車終于迎來了“柳暗花明”的一天。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態:“未來國家會出臺有關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全套政策,不要以現有政策來揣測政府只支持純電動汽車,不支持油電混合汽車,這是誤讀。”
董揚的話被認為是政府改變對混合動力汽車定性的最明確表態。在去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對純電動汽車和插入式電動汽車的補貼分別達到最高6萬元和5萬元,但油電混合動力產品卻被歸于“節能汽車”類別,只給予3000元的補貼。
該通知公布后,一直備受爭議。包括上汽董事長胡茂元、長安汽車董事長徐留平、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等在內的自主品牌企業老總都曾為混合動力鳴不平?!皬募夹g角度看,混合動力汽車是對傳統車改變最少的節能技術,并且增程式和純電動汽車都能在混合動力汽車的基礎上演變,如果混合動力搞不好,也很難把純電動車搞好?!鄙掀瘓F新能源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干頻甚至直言,如果國家對混合動力汽車不夠重視,鼓勵太少,這個技術以后很有可能會在中國消失,這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不是好事情。
目前,我國包括一汽、上汽和長安等在內的汽車企業集團都紛紛推出自己的混合動力產品,但由于現有政策沒有將混合動力汽車列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最多只能享受3000元補貼,這對成本較高的混合動力車型可謂杯水車薪??梢钥隙ǖ氖?,如果對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政策沒有改變,那么混合動力車在我國根本沒有市場。產品賣不出去,企業也就沒有繼續研發的動力。
以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最具話語權的豐田為例,作為最早引入國內生產的海外熱銷混合動力車,豐田普銳斯從2006年1月就開始在中國銷售。然而,該車銷量一直非常慘淡,上市3年多一共才賣出3000多輛,絕對屬于“叫好不叫座”的車型。而價格太高則是其最大的制約因素。2009年底,第二代普銳斯宣布停產,然而,事隔一年多,第三代普銳斯的上市時間卻拖了又拖。
業內人士猜測,第三代普銳斯遲遲不能國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國家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給予每輛最高5萬元的補貼,因此,豐田也在加快插電式混合動力普銳斯的引進工作。據介紹,插電式混合動力普銳斯將在2012年在全球范圍批量上市,并進入中國市場。
5月25日,豐田首次向中國媒體公開目前正在天津開展驗證行駛試驗的外插充電式普銳斯,這也被認為是豐田改變新能源戰略的一個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的前景令人堪憂。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純電動車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目前在技術層面上還不太可能實現量產,因此,已經完全具備量產能力的混合動力車更具節能環保效果。另一方面,如果混合動力技術都掌握不好,卻要一步跨越到純電動車,有“一口吃成胖子”之嫌。
事實上,我國之所以在混合動力發展問題上糾結不清,最大的原因就是日系汽車廠家的混合動力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很多專利也成為中國企業無法回避的壁壘,如果高額補貼混合動力車型,就相當于給日系企業源源不斷地輸血,這也是中國政府所不愿意看到的。相比之下,純電動車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技術上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但并不是所有業內人士都認同這種說法。董揚認為,純電動車的量非常小,在今后5年內,油電混合肯定是采用最多的一種新技術方式,商業化前景十分廣闊?!叭ツ暌詠韲页雠_了針對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但直接針對油電混合的政策一直沒有出臺,這讓很多生產油電混合動力車的企業對前景比較悲觀。不過,油電混合正是今后主要拓展的技術路線,企業千萬別放松,放松就吃虧了?!?/p>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混合動力的產業化條件比較成熟;純電動車是未來發展方向,但鑒于技術差距,“十二五”只是起步階段,“十三五”期間才會有較快發展。目前,兩者應齊頭并進。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也認為,混合動力車型應該納入節能產品序列,而不應作為電動車的過渡產品?!皯哟髮旌蟿恿ζ嚨难a貼力度,但不能是千篇一律一輛車補貼多少,可以拉開檔次,比如節油30%補貼多少,節油20%補貼多少?!?/p>
業內人士認為,從政府的層面來看,重新評估混合動力車的補貼標準還來源于長期規劃的壓力。在即將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中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50萬輛以上;中、重度混合動力乘用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如此高的發展目標,如果沒有政府資金層面的支持,是無論如何也實現不了的。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和政府官員已經意識到,發展新能源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從國內外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進程來看,電動車技術仍處于初級階段,混合動力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是新能源車的主力。在這種情況下,提升混合動力車的補貼標準也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