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紡織產業示范基地獲省循環經濟工業園稱號
南方日報訊 南海西樵紡織產業示范基地位列廣東省十大循環經濟工業園之首!昨日上午,在2011廣東省節能宣傳月啟動儀式上,廣東省第一批十大循環經濟工業園出爐并授牌。其中,廣東西樵紡織產業示范基地位列第一名,也是佛山市首個獲得該項認定的工業園。
通過多年的努力,曾經飽受污染詬病的西樵鎮紡織產業變身為全省“環保”工業園的排頭兵。西樵紡織產業示范基地負責人表示,循環經濟工業園的認定對提升西樵紡織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為紡織名鎮西樵向服裝名鎮邁進增添了新引擎。
廣東省紡織產業示范基地位于西樵鎮西北部,建于1999年,開發面積8000畝,引進企業80多家,產后超億元企業10家。2005年當地政府投入約4.5億元建設“三統一”工程,由專業公司打理,將園區所有企業“統一供水、統一供汽、統一污水處理”。
“周邊發電廠和水廠將其富余的水、汽資源,輸送到紡織產業基地,而企業排放的污水通過管道統一收集到污水廠進行處理,再通過人工濕地集中處理后實現零污染排放。”西樵紡織產業基地負責人吳漢釗說。
據他介紹,凡進入產業基地的企業不需投入資金自建小鍋爐生產蒸汽,大大降低能耗,每年更可節省標煤4.2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8000噸,統一供水也因為減少了食用水消毒的環節,可為企業節省近三分之一的用水成本。
而統一污水處理則采取“物化+生化+人工濕地深度處理”的辦法,將產業基地內企業排出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實行統一處理達標排放。“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就業人員超過1萬人,生產總值超100億元的印染紡織基地?!?/p>
據了解,為了實現整個紡織產業鏈的資源最大化利用,該基地將以“企業內部循環、企業之間循環、產業之間循環”的“三循環”為核心,在行業內從原料、中間產品,到產成品、廢棄物的全過程達到資源、能源、投資的優化和循環利用,大力發展多層面的循環經濟。 張素圈 黃幼謙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