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田玲玲 揮發性有機物是大氣污染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而家具行業是揮發性有機物產生的“重災區”。南都記者昨日從環保部門獲悉,“家具重鎮”大嶺山在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時遭遇難題。大嶺山鎮稱,力爭今年11月將189家家具企業整治完畢,預計屆時將有30余家家具廠退出市場。
大嶺山:工作進展緩慢
家具行業是揮發性有機物產生的“重災區”,家具行業整治至關重要。據了解,“家具重鎮”大嶺山涉及到揮發性有機物的家具企業共有189家。按照原計劃,今年6月底,將有60%的企業完成環保系統的安裝。但據大嶺山環保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一比例才達51%。
“這項工作真的非常難做。”大嶺山環保分局有關負責人透露,事實上,從2008年起,大嶺山便已開始整治家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但進展緩慢。但相對而言,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則順利得多。目前,大嶺山9家化工企業都已全部安裝了揮發性有機物的環保系統。
業內人士分析,家具行業屬于傳統行業,使用的工藝較為落后。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以后,東莞家具行業利潤較低。另外,大多數家具行業還處于小作坊式的生產,難以產生規模效應。據了解,整治揮發性有機物的環保系統投入約占企業總投資的3%—5%,比如,一家投資1000萬元的企業,安裝該系統就需30萬-50萬元。除此之外,很多企業都租用簡易廠房,在安裝新設備時,屋頂的承重力不夠等,導致難題增大。
力爭11月完成整治
“有些企業的環保意識還待加強。”大嶺山環保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其平時接觸中發現,很多家具企業寧愿花200萬投入到廠房、綠化和裝修,也不愿意花幾十萬投入到環保設施。
上月,家具協會與政府牽頭向企業宣講了相關政策,而大嶺山環保分局的四位主要領導也進行了分工,與各村的家具企業進行點對點的接觸。根據進度安排,大嶺山將力爭在11月完成家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有關人士預計,屆時,將會有30多家退出市場。環保部門表示,“這些企業的退出,是自然的行業淘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