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一“354天良好空氣”怎么來的?回應:灰霾不納入空氣質量指標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曉玲)昨日,佛山市環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霍錫淮與網民進行在線交流,就去年環境公報中提到的365天中354天空氣良好,一些網友質疑這個結論是怎么得出的。就此,霍錫淮表示,灰霾并不納入空氣質量指標。而一直以來投訴集中的廣佛交界金沙洲污染以及南海發電廠問題,昨日霍錫淮也一一進行了解答。
回應:灰霾不納入空氣質量指標
焦點一“354天良好空氣”怎么來的?
“佛山354天的空氣質量都是良,請問這個‘良’的標準是什么?這354天是怎么統計出來的?我天天生活在佛山,真的感受不到佛山的天氣可以拿個‘良’!”網友“統計怎么做”率先發問。
對此,霍錫淮解釋:“平常也有很多人跟我提空氣質量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很多時候天氣是良,可是感覺沒有這么好。這跟我們現在執行的國家標準即空氣污染指數標準有關系。這個標準專業術語來講是ABI,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總懸浮顆粒物指標構成。如果在51到100之間空氣質量就為良,100以上空氣污染程度為輕度污染。大家感官上的感覺可能還是顆粒物,現在顆粒物我們的考核是比較大的顆粒物,而灰霾這個術語不是環保部門的術語,是氣候方面的術語,我們還沒把它納進去。按照這個指標,我們的優良天氣是350天,這個指標是沒有錯的。”
他進一步解釋說:灰霾是區域性的,如果佛山地區是灰霾,周邊地區也不可能不是灰霾,這個問題要通過區域性來進行整治?,F在珠三角大氣環境整治防止條例、珠三角空氣計劃等等都是針對灰霾的整治,佛山只要按照省和國家的要求做好工作,周邊城市也做好工作,灰霾會慢慢地好轉。
回應:將抓汽車尾氣和鍋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