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阮元元)為實現舉辦一屆低碳、綠色、科技大運的目標,結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計劃,近日,大運會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投放啟動儀式在深圳灣口岸舉行,深圳灣公交充電站在當天正式宣布啟用。大運會期間深圳市政府與科技部合作,計劃投入2011輛新能源汽車參與示范運行。其中混合動力公交大巴1370輛(含20輛雙層大巴)、純電動公交大巴253輛、純電動公交中巴26輛、純電動出租車300輛及燃料電池車62輛(含2輛大巴)。為此,計劃新建改建57座公交充電站,以滿足大運新能源汽車日常補電的需求。
新能源車輛比例過半
據悉,大運會交通車輛需求為3810輛,在大運會期間計劃投放各類新能源汽車2011輛,占52.8%。而本次大運會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計劃實現新能源汽車比例過半。
作為大運會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深圳市已經改建或新建成57座充換電站,并組成智能管理充換電網絡。
為了方便市民觀賽,該網絡分布在深圳市內全部44個比賽場館周邊,共有850個充電位,覆蓋為大運會專設的77條新能源公交專線。網點的設計服務能力為純電動大巴260輛以上,混合動力大巴1750輛,純電動中巴26輛,純電動出租車300輛,完全能夠滿足大運會期間多種車型兼容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需求。
純電動車上崗服務大運
為了方便市民觀賽,相關部門將安排50輛純電動出租車作為“保點用車”,另外250輛在大運場館周邊提供出租服務;安排40輛純電動大巴作為大運會注冊人員的專用車,實現大部分運動員、教練員、媒體記者與大會官員用車均采用新能源汽車。
值得一提的是,純電動大巴首次采用輪邊電機和整車低地板,實現無障礙乘車;純電動中巴首次采用換電模式;混合動力首次采用插電式雙層大巴;充電設施首次實現多種車型充電兼容,智能化、網絡化管理。
記者獲悉,該計劃通過“融資租賃、車電分離、充維結合”方案,緩解了充電設施建設與車輛一次性購置的資金壓力,解決了動力電池維護保養以及與整車壽命匹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