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歲的回族婦女...">
中廣網吳忠8月14日消息(記者郭長江 許新霞)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寧夏回族自治區大力開展農村能源建設,試點地區農村面貌改善,農業增長方式不斷轉變。11-08-14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48歲的回族婦女韓學平家住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板橋鄉波浪渠村二隊,能穿上顏色鮮亮的漂亮衣服是她年輕時的夢想。可是過去煙熏火燎的主婦生活使她只能選擇黑色、灰色等耐臟的衣服。
韓學平:穿得黑黑的。你別說人黑,房子都熏黑了,眼睛都熏得疼。
三年前,“改畜舍,改廁所,建立沼氣池”的一池三改的能源生態模式使家里的土灶頭換成了用沼氣太陽能組合的清潔能源。小兒媳婦何亞榮再也不用像婆婆那樣束縛自己的夢想和愛美的天性了。
何亞榮:喜歡啥穿啥,白的、粉的,都能行。這個沒灰。
采訪中,農村新能源試點入戶的家家戶戶灶頭灶具都擦得錚亮,盛夏時節,再也看不到亂堆亂放的垃圾,家里的人畜糞便也都回填進入地下發酵池,柴禾堆、煤堆被太陽灶、沼氣灶等清潔能源所代替,蚊蟲、蒼蠅也不再是夏天的“常客”。沼液、沼渣還能回收利用成了綠色的有機肥料,有機農作物賣上了好價錢。
能源建設還帶動了寧夏循環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了農產品品質。以收購周邊養殖戶畜禽糞便為原料,生產有機肥為主的吳忠市綠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雷笠僧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雷笠僧:用化肥種的大米、水稻一公斤最多是三塊錢。但是用有機肥種的水稻每公斤是七塊錢、八塊錢。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著力推廣有機大米,著力打出寧夏的品牌,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
截止目前,寧夏已累計爭取中央農村能源專項資金5億元,受益農戶50萬戶,建成“三位一體”的農戶每戶年可增收節支1000元左右,而種、養、沼氣、溫棚“四位一體”生態模式每年可為每戶畝均增收8000元。農民馬衛軍:
馬衛軍:省錢了,增收了,呵呵……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線索爆料平臺、新聞熱線4008000088,登錄平臺或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