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小婧、張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中國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并通過政策扶持、加大研發等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有關人士預測,隨著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措施的不斷完善和成本的下降,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量的比重將有望超過10%。
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正在深圳舉行,參與大運會交通服務的有2000多輛新能源汽車,這些混合動力汽車將在大運會結束后投入到公交體系中,繼續為市民服務,而深圳也將成為全球使用新能源公交車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公交車司機鐘師傅介紹說:“好處是社會上(認為是)低排量環保的車,還有駕駛員在操作上勞動強度大大降低了,車上空間各方面乘客都坐得比較舒適。”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汽油、柴油以外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的汽車。一般來說,主要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以及氫發動機汽車等等。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尚處于研發和產業化初始發展階段,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很多國家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研發,推進產業化。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汽車產銷國,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汽車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長勢頭,由此帶來的能源供給和環境污染問題非常突出,因此發展新能源汽車就成了必然的選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先生表示,通過多年努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了很大發展。“在品牌方面呢,比如吉利、比亞迪、長安、江淮等等一批自主品牌的企業不斷地增加關鍵技術的研發,加大自主創新的力度,初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開發技術,部分產品實現了小規模批量生產,初步具備了產業化發展的條件。在零部件方面,車用電池、車用電機和電子控制等關鍵零部件領域取得明顯成果?!?/p>
據介紹,近十年來,中國已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并通過加大研發,加強示范等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作為未來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大力扶持。2010年6月,中國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可以得到最高達6萬元人民幣的國家補貼。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城市公交、政府班車、環衛清運等領域,由中國自主研發的純電動汽車等節能汽車已投入日常使用。
盡管如此,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仍面臨挑戰。比亞迪是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之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張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仍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產量和成本原因,價格仍較高,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大家用這個傳統的燃油車非常的便利,隨處有加油站。但是我們(電動汽車)的充電站,包括一些充電設備包括電池等,在市場接收方面和消費者接收方面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做普及的工作?!?/p>
雖然新能源汽車實現產業化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業界人士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還是保持樂觀。專家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實現產業化,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量的比例將有可能超過10%,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黃金時期。